第230章 無名之輩-《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2/3)頁
解學龍默然,淮安府能撐住嗎?
恐怕大概或許是撐不住,的吧。
……
與此同時,在北京的睿親王府。
多爾袞再次將寧完我、范文程和洪承疇等召到他的府上。
多爾袞道:“三位先生,我大清兵在徐州的戰事進行得并不順利,除了剛開始一戰折損了九百巴牙喇,之后又折損了不少。”
寧完我道:“崇禎已經在徐州經營了數月之久,此早在意料之中。”
洪承疇道:”不過主子大可不必為此憂慮,因為我大清兵完全沒有必要跟崇禎在徐州耗下去,只需留下一路偏師圍住徐州,繼而以另外一路大軍轉道淮安府、揚州府,一路南下至南京,則江南之半壁定可一鼓而下。”
“亨九此言誠然老成謀國之言。”多爾袞贊道,“豫親王就是按這思路做的,他留下了兩紅旗、正藍旗及八旗漢軍、八旗蒙古團團圍住徐州,然后親率兩白旗、鑲藍旗沿淮安府、揚州府一路往南,只是可惜……”
洪承疇道:“主子,只是可惜什么?”
多爾袞道:“只可惜在淮安府就碰到了硬茬子。”
“硬茬子?”寧完我道,“崇禎在夏鎮、邳州以及徐州各派駐了一支邊軍,難不成在淮安府也有邊軍?”
“不能吧?”洪承疇道,“南明沒這么多邊軍。”
多爾袞道:“淮安府并無什么邊軍,只有鄉勇。”
“鄉勇?”洪承疇三人面面相覷,鄉勇竟能擋住八旗精銳?
“單憑幾萬鄉勇,自然擋不住八旗精銳。”多爾袞道,“然而率領鄉勇守城的士子,卻是個厲害人物,此人不僅深諳守城之要,且極其狡詐,各種陰謀詭計簡直就是層出不窮,豫親王百般提防,仍舊連中此人三次暗算!”
“呃啊?”洪承疇三人再一次面面相覷。
好半晌,寧完我才問道:“主子能否說詳細些?”
“可以。”多爾袞點頭說,“第一次是豫親王大軍剛到之日,此人便派了一隊死士,攜猛火油喬妝隨軍包衣潛入我軍營地之內,一把火就燒掉了一個月的口糧及十幾萬支重箭,此外還有好幾百輛的馬車。”
“此人確有膽識。”洪承疇肅然道,“能夠想常人所不能想。”
“正是如此。”多爾袞點點頭又道,“第二次是在兩日之后,燒的是正白旗,此人又派了一隊死士,再次潛入我軍大營內,又放了把火,雖說此次的損失沒有第一次大,卻也仍舊燒掉了正白旗所攜帶的半個月口糧。”
“啊?又燒一次?”寧完我和范文程瞠目結舌。
“此人當真是好心計!”洪承疇卻忍不住贊道,“此所謂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是也!正白旗必然是完全沒有想到會有這一節,所以才著了道。”
“正是如此。”多爾袞喟然說道,“正白旗毫無防備。”
寧完我忍不住問道:“敢問主子,卻不知第三次又是什么?”
“第三次還是放火。”多爾袞喟然說道,“本王幼時讀三國演義,感慨諸葛孔明深諳縱火之道,但那畢竟是小說,然而此人的縱火之道卻真的堪稱出神入化。”
洪承疇問道:“主子,不知此人的第三次縱火,究竟是怎么縱的?”
多爾袞說道:“豫親王因為沒有攜帶紅衣大炮,強攻又代價太大,所以決定破拆山陽東西兩城八個角樓,然后在某一日夜間,此人竟命鄉勇縋城而下,事先在八個角樓的地底下掩埋大量的硫磺、火硝以及火藥等物。”
“次日昧爽,鑲藍旗精銳及包衣攜楯車抵到八處角樓之下。”
說到這一頓,多爾袞又黯然說道:“隨即守城鄉勇點燃引線,這場大火外加爆炸,一下就葬送掉鑲藍旗四個牛錄的精銳旗丁,外加兩千多個的包衣奴才!豫親王在書信里說,喪命的旗丁和包衣奴才燒了大半日才燒完!”
“這?!”寧完我和范文程面露驚容。
洪承疇也問道:“主子,此人姓甚名誰?”
“此人姓閻,名應元。”多爾袞肅然道,“表字皕亨,亨九可識得此人?”
“閻應元?表字皕亨?”洪承疇一臉懵,沒聽說啊,此人從哪冒出來的?
“亨九竟不識得此人?看來原本不過是個無名之輩。”多爾袞臉上的神情冷下來,有些陰郁的說道,“這樣的話,事情可就有些麻煩。”
“主子,你剛才說此人乃是一士子?”洪承疇問道。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郎溪县|
罗甸县|
柘城县|
和林格尔县|
三台县|
天门市|
绥芬河市|
大关县|
广昌县|
庐江县|
平陆县|
和静县|
云和县|
司法|
岑溪市|
桂东县|
霍州市|
遂溪县|
奈曼旗|
南康市|
嘉兴市|
开阳县|
花莲县|
灌南县|
湖北省|
喀什市|
海兴县|
宁城县|
突泉县|
奎屯市|
防城港市|
文安县|
临漳县|
秦安县|
晋宁县|
蒙阴县|
阜阳市|
运城市|
财经|
延川县|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