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聰明人并不只孫廷蘭一個。 街對面的茶樓中,陳貞慧和張岱兩人也是若有所思。 無錫陳家和山陰張家也從市易所購入了不少的債券,而且兩家都交由在南京國子監讀書的陳貞慧和張岱負責。 陳貞慧和張岱是世家子弟,自然不會親自出面鬧事。 但是兩人都派了家仆在市易所大門外隨時打探消息。 聽聞市易所真要回購債券,陳貞慧兩人便不約而同的想到一種可能。 張岱說:“定生兄,你說會不會是徐州戰局已經出現了決定性的逆轉?所以馬鳴騄才敢真的打開大門回購債券?” “難說。”陳貞慧道,“還真存在這種可能性。” 張岱道:“這樣的話,我們還要不要賣出債券?” 陳貞慧想了想,一合手中折扇說道:“先不賣了。” 好家伙,這春寒料峭的,手里居然還拿著一把折扇。 頓了頓,陳貞慧又說道:“就算是猜錯了,也不過就是一萬多兩銀子,就當是捐給朝廷抗擊建虜了。” “那好,小弟也不賣了。”張岱點點頭道。 隨即雅間里便沉寂下來,兩人都沒再做聲。 好半晌,張岱才又問道:“定生兄,沒有加入士子營,你后悔嗎?” 說實話,當初張岱其實是想參加的,但又覺得自己吃不了那個苦,所以最后就沒敢踏入那道生死門,但是事后想起來還是后悔。 張岱總覺得自己錯過了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后悔?有啥好后悔的。”陳貞慧哂然一笑說,“后悔沒有像顧杲般,讓崇禎斬了首級立威定規矩嗎?” 張岱道:“顧杲之死乃是咎由自取。” “好吧,顧杲確屬咎由自取,此人就是個被慣壞了的。”陳貞慧道,“真以為他是顧憲成從子便可以一呼百應、無所不能。” 張岱道:“結果撞在了崇禎的刀下。” “但是我仍不后悔沒有參加士子營。”陳貞慧哂然說道,“我不像顧杲那么狂妄,可也沒有冒襄、吳應箕還有鄭森他們那般天真,真信了崇禎的鬼話。” 張岱皺眉道:“定生兄,你并不相信崇禎會認可民本思想?” “傻子才信。”陳貞慧冷哼一聲說道,“把江山社稷置于自身之上的皇帝不鮮見,但是將黎庶百姓置于自身之上的皇帝你幾時見過?” “黎庶百姓無所衣食,有哪個皇帝肯拿出錦衣玉食分享之?” “黎庶百姓娶不起妻,古往今來又有哪個皇帝肯放還三千后宮佳麗去與之婚配?” 說到這一頓,又說道:“從來就沒有過,崇禎也不可能成為此等圣君,所以這只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愚弄那些無腦的諸生而已。” 張岱點頭道:“就是說,他日若局勢穩定,崇禎便會一腳踢開士子營?” “正是如此。”陳貞慧又拍一下折扇說道,“六千士子,不過工具而已,只待眼前這場滅國之危稍有緩解,他們就又該回到國子監讀書,但有些人卻永遠回不來了,因為崇禎一句空言搭上自己性命,宗子兄,你難道不覺得冤嗎?” 張岱聞言輕嘆了口氣,冤嗎?或許是冤的吧。 這時候,一個家仆進來稟報:“公子,到時辰了。” “噢對。”張岱如夢方醒道,“定生兄,我們該上值了。” “宗子兄你去吧,我已是辭了內務府的差遣。”陳貞慧搖了搖頭又道,“這么久了都不肯給一個官身,何況馬鳴騄也不過一介六品副主事,就真給你我官身又如何?不過就是個八九品芝麻大官,為了這么個卑官屈身事人,不值當。” “呃啊?”張岱聞言愣了下,不過最終還是決定上直。 結果張岱來到內務府上直時,正好遇到馬鳴騄在與左光先吵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