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按理來說,方以智應該擔任原職才對。 在北京時方以智是翰林院檢討,到南京還應該是翰林院檢討。 但事實上,像方以智這樣趁流賊敗退時從北京逃出來的官員,到了南京之后基本上都沒機會擔任原職,全部淪為候選官員。 因為在北京的四十天,他們說不清楚。 沒人愿意給他們證明,他們并沒有投靠流賊。 當然這只是表面原因,其實還是黨爭,江南文官集團把朝堂上的位置都占了,已經沒有更多的位置給北京的逃官。 所以方以智就變成了勤王士子的一員。 “欸,背著輜重就不用行禮了。”崇禎擺手說,“再說了,朕之前不是說過,軍中只有兵將,沒有皇帝,所以不必如此拘禮。” “是。”方以智至此才定下心神。 “不知圣上召臣來是為了何事?” “沒什么大事,就是想跟你隨便聊聊。” 崇禎笑著說道:“定王曾向朕推薦過你所著的物理小識。” 方以智心下微微一動,嘴上卻謙虛說:“書中有許多知識寫得過于籠統了,臣最近又有所發現,準備作一次修改。” 方以智這話原本真就是謙虛一下而已。 結果崇禎卻說:“你的物理小識確實寫得過于籠統了。” “啊?”方以智的臉色便垮下來,心說雖然你是圣上,可也不能這么說吧?我的物理小識記載的各種事物原理已經極盡細致,哪里籠統了? “看來你還不太服氣,”崇禎笑道,“那朕問你,物理小理卷八器用類里邊,有一則關于琉璃及玻璃的記載,說山東益都顏神鎮燒玻璃之法,你記載的就十分粗糙籠統,一沒有說燒玻璃的爐灶的結構,二沒有說爐灶的溫度需多少度,三沒有說明煮石為漿重濾,究竟是怎么樣的濾法?用網嗎?用什么材質的濾網?凡此等等,都記載的很籠統。” “這!”方以智頓時語塞,好像真的有一些粗糙,但是有必要寫這么詳細? 方以智心里是這么想嘴上就說出來:“圣上,并非臣寫不了這么詳細,而是寫得這么詳細有人會看嗎?如果沒有人看,豈不是多此一舉?” 崇禎問道:“所以你寫物理小識的目的是什么?” 方以智道:“自然是為了向世人介紹這些小知識。” “所以說,還是格局小了。”崇禎道,“你可以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些。” 方以智的一張臉瞬間漲紅,雖然批評他的是皇帝,可被人批評格局小了還是讓他感到一等莫名的羞恥。 崇禎又道:“你寫書的目的,不應該是向世人普及這些小知識,而應該是立言,像孔子孟子他們那樣,著寫一部足以影響后世幾千年的專著!” “啊?”方以智瞠目結舌的看著崇禎,著寫專著?立言?不朽? 不得不說,方以智以前真沒想過這個,也不覺得自己有這資格。 但要說方以智對此沒有野望,那肯定也是不對的,天下士子哪個不想成就立德、立功及立言之三不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