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2章 天下響應-《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1/3)頁

    當天中午,崇禎下的《討虜詔》便以八百里加急馳向江南半壁以及湖廣、云貴、兩廣等各個邊遠省份。

    當天下午,詔書便到了江陰府。

    江陰典史陳明遇與江陰訓導馮厚敦有舊,詔書到江陰府學時,陳明遇正好看到,回到江陰府衙之后又轉述與同僚閻應元聽。

    閻應元聽罷默然片刻,起身曰:“吾去矣。”

    “兄何往?”陳明遇急起身問,“南京否?”

    閻應元只顧往前走,頭也不回的道:“然也。”

    陳明遇道:“圣上所召乃不仕之士子,兄乃典史。”

    閻應元道:“吾今棄官,則為不仕之士子,可也。”

    “兄稍待,吾與汝同往!”陳明遇當即也脫掉官袍。

    兩人剛出府衙,忽然聽到身后朗朗吟誦聲,回頭一看卻見府學訓導馮厚敦帶著十幾個生員順著大街走過來。

    “馮兄欲何往?”

    “陳兄欲何往?”

    馮厚敦和陳明遇幾乎同時發問。

    隨即兩人又同時回應道:“南京!”

    說完兩人哈哈大笑,說:“同往!”

    ……

    當天傍晚,詔書便到了松江府。

    松江府學生員夏完淳年方十四,看完詔書不禁熱血沸騰,當即回到家將詔書一字不差默與父親夏允彝。

    夏允彝是崇禎十年進士,因父喪丁憂在家。

    同因父喪丁憂在家的陳子龍恰好也在夏府。

    陳子龍與夏允彝不僅是同鄉,而且是同年,乃通家之好。

    看完夏完淳默寫的討虜詔書,夏允彝和陳子龍沉默片刻之后幾乎是同時發聲:“君父有難,家國有危,不敢因私而廢公、因小而失大。”

    遂即兩人各自拜別家中老母,打點行囊奔南京國子監而來。

    夏完淳想要同行,卻遭夏允彝以年幼拒絕,但他沒有放棄。

    待夏允彝離開后,夏完淳一番“位卑未敢忘國憂、年幼亦須報君父”的表述,終得祖母以及嫡母、生母首肯,也背起行囊踏上去往南京之路。

    不過夏完淳并不是一個人上路,跟他一起的還有兩位舅哥。

    夏完淳由夏允彝做主,自幼便與嘉善錢家定了親,岳父錢彥林才高八斗且任俠仗義,在另一時空與夏完淳一同因抗清就義。

    錢彥林長子錢熙也是府學生員,另一時空因抗清積疾病亡。

    次子錢默八歲能詩,才學猶勝,父兄抗清而亡后遁入深山。

    跟夏完淳三人一并去往南京的,還有松江府學以及嘉善府學的幾十個士子。

    在另一時空,這些士子大多因抗清而犧牲,為了守衛漢祚獻出年輕的生命。

    這些年輕的士子含淚辭別故鄉,拜別親人,帶著對華夏衣冠以及漢家宗廟的無限忠誠以及熱愛踏上了鐵血征程,一去經年!

    ……

    詔書送到寧波府時,是第二天下午的未初。

    寧波府的教諭請了余姚名士朱舜水還有鄞縣舉人張煌言來給府學生員講課,結果課講到一半,討虜詔就送到了。

    教諭讀完討虜詔書,府學生員一下就炸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州市| 新安县| 福泉市| 绥江县| 正镶白旗| 怀集县| 武川县| 弥渡县| 郯城县| 安国市| 怀集县| 宜州市| 喀什市| 晋城| 巴中市| 阿鲁科尔沁旗| 四川省| 宝山区| 葫芦岛市| 河北区| 乃东县| 景洪市| 疏附县| 红河县| 栖霞市| 万全县| 广宗县| 聂荣县| 泸溪县| 黄浦区| 榆林市| 资阳市| 舟曲县| 织金县| 沛县| 汝阳县| 富川| 文昌市| 阿荣旗| 桑植县|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