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所以,必須扭轉大明在底層軍民心中的形象。 必須得讓底層軍民知道,大明有一個好皇帝,大明還沒完,還是值得搶救一下,跟著大明的皇帝也是可以吃飽飯的。 當然,扭轉民心是個系統性的工程。 絕不是做幾天甚至幾個月的政治秀就能完成。 對這,崇禎腦子里有一個全盤構想,現在只不過是開了個頭。 總而言之現在就是一點,守住黃淮,而且至少得頂住建奴的兩波攻勢,尤其是十月份的那波攻勢,然后才有機會考慮其他問題。 …… 崇禎并不知道,堵胤錫已經到徐州。 而且此時此刻,堵胤錫就站在地頭,正愣愣的看著崇禎帶著三大皇嗣,跟著流民一起往翻好的地里播種子。 堵胤錫的幕僚徐好古也是嘖嘖稱奇。 “東翁,古今兩千年可曾聽說有皇帝帶著皇嗣親自耕種的?” “上古時期或許有過,但是近兩千年來只有國君勸課農耕,從未曾聽說過皇帝帶著皇嗣像老農般親自下地耕作的。” “那么,這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當然是好事。”堵胤錫斷然道,“無論如何,一個知道民生艱難的皇帝還有三位同樣知道民間疾苦的皇子,對于天下的黎庶百姓來說都是莫大的幸事。” “東翁此言深合我意。”徐好古欣然說道,“此番圣君在朝,又有東翁這般能吏干臣為之輔佐,我大明中興有望矣。” 堵胤錫聞言卻只是搖頭。 說實話,他也不知道皇帝為什么突然相召。 要說他堵胤錫簡在帝心,他是絕不相信的。 他堵胤錫不過是一介寒門士子出身,一沒什么背景,二不會投機鉆營,就只有一個月前到南京拜會了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還有江西總督袁繼咸。 史可法和袁繼咸都頗為欣賞他。 難道是史閣老向圣上舉薦的他? 見堵胤錫不說話,徐好古便道:“東翁,你該上前見駕了。” “噢對。”堵胤錫聞言如夢方醒,趕緊一正衣冠走進田壟間。 “站住,什么人?”守在地頭的兩個夷丁立刻搶上前攔住去路。 堵胤錫便隔著十幾步遠拜倒在地,朗聲道:“臣堵胤錫叩見圣上。” “原來是堵愛卿到了。”崇禎大喜,當即光著腳迎上前來親手將堵胤錫扶起,又拉著堵胤錫的手道,“朕可是等了你一個多月。” “竟使圣上久等,臣萬死。”堵胤錫惶然道。 “欸,這事怎么能怪你呢。”崇禎一擺手道,“我們回行轅再細說。” 好嘛,崇禎竟然是撇下三個兒子,徑直拉著堵胤錫的手走了,走了。 /129/129555/31248506.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