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驢馬同價-《劉備的日常》
第(2/3)頁
在沒有祭祀的日子里,劉備便可自由活動。馬市是最常去之地。究其原因,離家最近,出后門便到是其一。看望甯姐姐是其二。其三嘛,便是馬市藩商眾多,往來消息最為靈通。劉備已打聽到許多與西部鮮卑相關(guān)的信息。
西部鮮卑叛逃后,先在大河及隴山之間盤踞。后又逐漸遷往西域。如今散布在河西走廊以北廣大區(qū)域的西部鮮卑,或游牧于河西走廊,或盤踞與隴西一帶。西域諸國呼其為‘河西鮮卑’、‘隴西鮮卑’。
時下在隴右活動的鮮卑,尚有鹿結(jié)、吐賴、莫候、疊掘、勃寒、匹蘭、密貴、提倫、越質(zhì)、豆留奇、叱豆渾、大兜國、悅大堅、仆渾等多部。各霸草場,互相攻伐。其中人數(shù)最多的有兩部:‘隴西鮮卑’乞伏部,‘河西鮮卑’禿發(fā)部。
禿發(fā)在鮮卑語言是被子之意。盤踞在河西走廊周圍,截掠往來商隊,居無定所,來去如風(fēng)。邊軍往往追之不及,不勝其擾。
歷史上。這些西遷的鮮卑,要等檀石槐暴斃,軻比能再統(tǒng)鮮卑,被幽州刺史王雄遣刺客韓龍將軻比能刺死后。才“部落離散,互相征伐”,進(jìn)而紛紛獨立。西遷后又與敕勒族〖高車族〗南下部落相融合,漸漸發(fā)展壯大。
兩支西部鮮卑,十六國時,一個建立了西秦,一個建立了南涼。
卻不料在此星空下,劉備橫空出世,鮮卑一戰(zhàn)而潰,提前分裂。
東部鮮卑先后南下歸附漢庭,西遷鮮卑,承受著漢庭和高車的上下擠壓,只能不斷西遷。亂入西域。趁漢庭守護(hù)西域不利,西域諸國亂戰(zhàn)之機,火中取栗。吞并數(shù)支部落小國,和零散的西域傭兵隊伍后,實力漸強。
貴霜使者說,還有西域豪商與之狼狽為奸。提供消息,專門劫掠往來商隊。鬧得天怒人怨。
按照原有歷史進(jìn)程,要到百余年后的東晉十六國時,才漸漸發(fā)展壯大的乞伏部和禿發(fā)部,卻因劉備的介入,使得鮮卑提前分裂。讓兩支鮮卑部族,趁亂崛起。早于歷史,大有尾大不掉之勢。
也難怪。亂戰(zhàn)不休的西域諸國,確為西部鮮卑的復(fù)起,提供了絕佳時機。
貴霜使者已上呈國書。
大鴻臚亦派人傳話。說,待上陵禮后,陛下便會廷議此事。讓貴霜使者耐心等候不提。
光和四年,春,正月。
首設(shè)驥廄丞,負(fù)責(zé)收養(yǎng)從各郡、國,征發(fā)來的馬匹。由于各地豪強壟斷馬匹交易,馬價漲到一匹值二百萬錢。
此還只是普通戰(zhàn)馬的價格。諸如劉備年前購買的赤菟,換做此時,萬金亦不可得!
不過是年前年后,馬價竟足足暴漲百倍!
更令人咋舌的是。驢價亦上漲百倍。幾與馬價相等。
一匹成年渤海黑驢,竟能賣到兩百萬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吐鲁番市|
富源县|
方城县|
武乡县|
宜州市|
通山县|
大丰市|
拉孜县|
拜泉县|
竹山县|
正镶白旗|
东莞市|
彭水|
通许县|
临洮县|
平邑县|
新营市|
杨浦区|
阆中市|
仪陇县|
察雅县|
仪征市|
上高县|
治县。|
得荣县|
白朗县|
韩城市|
渭源县|
襄垣县|
杭锦后旗|
宜黄县|
抚顺县|
明溪县|
固始县|
会东县|
威远县|
蒙城县|
浦东新区|
宜良县|
景德镇市|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