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零六章 哭秦廷-《東周列國傳奇》


    第(1/3)頁

    伍子胥回到楚國后,把他進入鄭國逼死囊瓦的情況給闔閭做了匯報。闔閭只關心囊瓦的下落,根本沒想過去攻打鄭國,所以他對伍子胥從鄭國撤兵毫無異議。聽完匯報,他就叫伍子胥繼續尋找楚昭王的下落。

    伯嚭不解,問道:“大王,楚王可能已經逃到別國去了,如此耗費兵馬去尋找,有何意思?”

    闔閭笑道:“楚國各地的勢力無日不想反撲,一旦楚王出現,他們就會聚集起來。我們各處搜尋楚王,不管能不能找到,都是一種威懾,楚國的地方勢力就不敢輕舉妄動。時間長了,他們會慢慢失去銳氣。到那時,楚國就是我們的了?!?

    伯嚭奉承說:“大王英明?!?

    伍子胥休整兩日,便繼續帶著兵馬四處轉悠,到處打聽楚昭王的下落。

    有一天,他的朋友申包胥派人給他送來一封信,大意是:

    “子乃楚人,為復私仇,引吳滅楚,掘王墓以鞭尸,拆宗廟毀社稷。甚以乎,天怒人怨也。子仇既報,乃屯兵楚地,遲遲不退。子曾放言,誓必滅楚。我亦有言:‘勉之!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至書于子,共勉之。”

    伍子胥讀完信,心情煩躁,問起了申包胥的情況。原來,郢都淪陷的時候,申包胥跟隨一班大臣逃進了山里。伍子胥想,申包胥是一個頗有家國情懷的楚國大夫,他肯定無法容忍滅楚這個結果,自己說什么都沒用。于是他對申包胥的信使說:“我軍務繁忙,就不寫回信了。請你帶個口信回去,就一句話,‘吾日暮途遠,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信使將口信帶回了山里,申包胥讀出了兩層意思。所謂“吾日暮途遠”,是伍子胥的一個比喻,說他大仇淤積在胸,多年未報,就像一個走長路的人,到了日暮窮途的時候,離目的地還遠。第二句“吾故倒行而逆施之”,說的是,他的仇淤積太久,因而違背常理,出此非常之舉。這顯然帶有自我辯解的意思。申包胥自然能理解伍子胥的心情,但卻不接受他的毫無悔意的辯解。

    申包胥想起了當年在去宋國的路上他與伍子胥相遇時的情景,當時,兩人說過這樣的話:

    伍子胥說:“我必覆楚”。

    申包胥說:“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

    那時候,伍子胥手上沒兵,囊中沒錢,無家可歸,惶惶如喪家之犬。申包胥以為他是被仇恨沖昏了頭腦才說了大話。因此,他也豪邁的說了句“子能覆之,我必能興之。”沒想到,多年以后,伍子胥把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現實。申包胥想,他也應該去兌現當初的豪言壯語了。

    申包胥想到,楚昭王(公子珍)的母親是秦國公主孟嬴,或許去秦國有一線希望,于是他帶了兩個仆人,一路風餐露宿,走了十多天,終于來到秦國。

    秦哀公聽了申包胥的請求,表示同情,但卻不愿意出兵。他客氣的說:“楚國那么強,怎么會在那么短的時間里被吳國打得大敗?吳國能滅楚國,說明其實力不在楚國之下,就算我出手,也未必能救楚國。還是讓我好好想想,和臣子們商量商量再說吧?!?

    申包胥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大哭起來,他一邊哭,一邊念叨:“秦不救楚,楚將萬劫不復。楚王公子珍也是秦國的子孫,如今他國破家亡,流浪在外。何人能救?何人能救哇?!?

    秦哀公勸了幾句,申包胥根本不聽,只是一味的跪著哭。秦哀公心煩,便叫士兵將他拉起來。申包胥被拉起來,士兵們一放手,他便一把抱住朝堂中的一根柱子,繼續大哭。士兵們拉他離開,他死死的抱著柱子不松手。秦哀公見他哭得慘烈,不忍心用強,揮一揮手,叫士兵們把他拖出了朝堂完事。

    申包胥被拉出朝堂后,在外面又抱住一根柱子,再不撒手。他哭道:“我乃楚國忠臣,為楚國來求救,楚國不能復國,我就在秦廷抱柱而死,抱柱而死,抱柱而死……”

    士兵們回報秦哀公,秦哀公說:“讓他哭吧。等他哭累了,自然就回去了。別管他了。”

    申包胥就這么抱著秦廷之柱子哭開了。古人描述道:“晝夜哭,七日七夜,不絕其聲”。

    到了第七天,秦國大臣上朝的時候,秦哀公聽說申包胥還抱著柱子哭,只是哭聲微弱了,好像要死的樣子。秦哀公感嘆道:“楚國雖然不講道義,可是有這樣的忠臣,看來也是滅不了的。我看,還是幫一幫楚國吧。”

    秦國大臣也說:“楚國疆域遼闊,雖然一時被吳國所滅,但吳國吞不下整個楚國。只要咱們出兵,楚國的地方勢力就會跟咱們聯合起來一起打吳國。到時候,就算得不到楚國的土地,也能叫楚國臣服于秦。這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

    秦哀公于是決定出兵。他叫人把申包胥送回客棧,好酒好肉的伺候,待他恢復體力。同時,選派子蒲、子虎為將,準備發兵車五百輛進軍楚國。

    申包胥在客棧中沉睡了一天一夜,醒來時,恢復了體力。他聽說秦國人秣馬厲兵,準備出征,便自告奮勇來找秦國大將子蒲,要求給秦國軍隊打先鋒。子蒲正需要一個熟悉楚國的情況的,當然是求之不得。

    秦國大軍進入楚國時,子蒲跟申包胥商量,派人去隨國找到了楚昭王,請他出面號召楚國各地的地方勢力集結,配合秦國軍隊,打擊吳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北京市| 贡觉县| 弥渡县| 贵阳市| 色达县| 新沂市| 和平区| 青河县| 宜宾市| 平凉市| 武陟县| 伊春市| 潜山县| 肃北| 南乐县| 五寨县| 时尚| 潞西市| 镇雄县| 抚宁县| 当涂县| 弋阳县| 增城市| 宜良县| 于都县| 门源| 德安县| 冕宁县| 南涧| 乾安县| 建阳市| 元谋县| 乐至县| 东阳市| 来凤县| 洪江市| 常德市| 随州市| 肥城市| 冀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