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周家士苦口婆心的去勸說百姓搬遷,可是不少百姓依然不愿意離開故土。 雖說朝廷有補償,可也是打了折扣的。 今年好不容易風調雨順的,再過兩個月就能豐收了,現在割了青苗多可惜啊。 而且換到的錢,也不如糧食讓人安心。 周家士著急上火,剛剛和一戶人家談妥了搬遷,沒想到下午又反悔了。 就在周家士沖出村公所的時候,只看到一個老人拄著拐杖回到了村子里。 這不是前任馬里長嗎? 周家士走上前去,馬里長是前任里長,之前帶頭反抗甘州刺史吳處道的就是他,在村子里威望很高。 馬里長對著周家士拱手,接著說道:“請周里長讓百姓們出來吧,我老頭子有幾句話想要和大家說。” 周家士敲響了村公所門口的集合鈴鐺,清脆的鈴鐺響起,各家各戶都探出頭來。 百姓們開始聚集到了村公所門口,看到馬里長后,他們都熱情的打招呼。 “老里長,在城里當差感覺怎么樣?” “聽說現在衙役的俸祿可不低啊,老里長以后可以在城里養老了!” “三郎現在管著工坊呢,可出息了!” 等到眾人到齊了,馬里長收起笑容說道: “我在府城聽說了,官府下了命令讓大家搬遷,大家都不肯走?” 馬里長用拐杖敲打地面說道: “官府讓你們搬!是為了打吐蕃人!我們河西人,誰家沒有兒郎死在吐蕃人手上的?” “我家老大就是死在吐蕃人手上的!” “血海深仇!你們還要留在這里資敵嗎!?” 宜禾里的百姓紛紛低頭。 馬里長又說道:“這次官府實打實給了錢,花錢收你們的青苗,到了后方也給房子給糧食,不過是暫時搬過去些日子,為何要拖拖拉拉的?” “難道真的要吐蕃人來了,抓你們去趟護城河!你們才樂意走!?” 馬里長的一番訓斥,終于讓宜禾里的百姓說道:“這就搬,這就搬!” 周家士感慨,沒想到自己苦口婆心勸了半天的事情,馬里長一頓罵就解決了。 果然在大唐風云里做個里長玩家不容易啊! 宜禾里一百三十戶百姓,搶收完了青苗之后,推著張掖城里準備的手推車。 馬三郎拿著火把,點燃了宜禾里的房屋和工坊。 所有人都忍著不回頭,生怕眼淚流下來。 扔掉火把的馬三郎,跪在父親面前說道: “兒子不孝,欲從軍殺敵!” 馬里長看著高大的兒子,摸著他的頭說道:“去吧去吧,此去軍營,不可丟了我們宜禾里的人!” 馬三郎對著馬里長磕了三個頭,騎上馬向著尉遲信征兵點去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