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尚綺心兒完成抉擇之后,玩家也早就完成了抉擇。 當尚綺心兒大軍翻過大斗拔谷之后,尉遲信就定下了“關門打狗,困敵自潰”的八字戰略方針。 為了執行好這方針,武威和張掖都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修建城防工程。 除了城防之外,張掖和武威也開始疏散城外的百姓,開始執行堅壁清野的戰略。 為了讓吐蕃軍隊不能就地得到補給,張掖城以東,武威城以西的地區開始了搶收青苗的工作。 剛剛有些起色的山丹牧場,也在堅壁清野的區域。 這些牧場主玩家狠狠的拆毀了自己的牧場,收割掉還是綠色的牧草,帶著牧民離開了經營了兩三個月的牧場。 最后鄭和點上一把火,將整個牧場的房屋全部點燃,他默默的在心中想道: “老子還會回來的!一定會帶著更多的牲畜回來的!” 而各個鄉村也都在里長玩家的帶領下,一戶戶的勸說他們遷移到后方。 張掖城中,民夫正在加固城墻,五座城防炮樓已經接近完工。 崔濤忙的焦頭爛額,不斷的有玩家找他。 “從戰區遷回來的難民先安置在后方,和老百姓解釋清楚了,我們官府會按照糧食價格的八成收購青苗,田契地契都收拾好了帶走,等大戰結束還會遷回去的!” “要從軍殺敵的?那就送到尉遲信那邊去,讓他挑選一些合格的士兵。” “遇到堅決不肯搬遷的就給他們留下口糧,隨他們去吧?!? “護城河還要繼續挖,太淺了,這次可是大軍圍城?!? “城內的冶鐵工坊快點造,還有火藥工坊要安置在安全的地方?!? “酒泉送來的藥存好了,最好存放在地窖里?!? “水井打好了嗎?讓每家每戶多存一點水,當心吐蕃人在河流里面投毒。” 一道道命令下去,崔濤反而不覺得疲憊,只感覺到大戰前激動。 吐蕃大軍攻城,自己是城防的總指揮。崔濤生活的那個和平年代,是覺得不會有這樣的機會的。 而崔濤又是那種事情越多越興奮的人,一件件事情被安排下去,整個張掖城都進入備戰狀態。 在張掖西邊的農莊中,尉遲信的士兵正在幫助百姓搶收青苗。 青苗,就是還沒長成的莊稼。 現在還沒到莊稼成熟的時候,可如果留下這些莊稼,就給了吐蕃人長期圍困張掖的糧食。 按照尉遲信“關門打狗,待其自潰”的方針,必須要清理掉所有的莊稼,不給吐蕃人留一粒糧食! 本來按照尉遲信的想法,是在戰區放一片火,燒毀掉所有的莊稼。 但是鄭和提出了一個更好的辦法。 “山丹牧場有不少牲畜,如今放棄牧場是為了打吐蕃人,但是大家好不容易出欄的牲畜是以后張掖發展的本錢?!? 崔濤也有些心疼,山丹牧場這個項目是他好不容易才弄起來的,經過玩家的配種飼育,好不容易才恢復了一點元氣,現在要全部放棄,確實太可惜了。 崔濤向鄭和問道:“那有什么辦法?” 鄭和將早就準備好的預案拿出來說道: “規模化高密度養殖場!這一次對我們河西畜牧業,乃至于整個大唐畜牧業是一次難得的轉型機會!” 尉遲信看向鄭和,這家伙都轉到騎兵了,竟然還想著養牛養豬。 鄭和繼續說道:“現代畜牧業的特點就是高密度養殖,一個養殖場可以飼養大量的豬牛羊,而不需要占據太大的地方?!? “我們山丹牧場的牲畜要遷回去,可是張掖以西有地方給我們放牧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