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道子,你打算怎么誘騙和誤導英國人?” 提問的是外交部尚書林則徐,一提到騙英國人、打英國人、搶英國人這點事兒,他就特別的來精神。英帝國主義太壞了,怎么欺負都是對的! 諸葛為道聽了林則徐的提問,就笑著對諸葛為義道:“十哥,咱們的弱英之計可是您的手筆,要不還是您請自來講吧。” 這個“弱英之計”的主要內容就是一個虛假的造艦計劃,所以該由海軍部的軍備侍郎諸葛為義來提出。 “少穆,我來說吧,”諸葛為義笑著接過了問題,“我已經讓海軍軍備局開始準備一個‘一千艦計劃’了!” “什么是‘一千艦計劃’?”林則徐沒有聽明白,所以就問了一句。 諸葛為義笑道:“就是批量建造三百條一萬五千噸級鐵甲艦、三百條四五千噸級快速巡洋艦和四百條二三千噸級防護巡洋艦的艦隊全面更新計劃!” “什么?”林則徐被諸葛為義的話嚇一跳,“宛陵侯,你說的是真的假的?造一千條鐵甲艦和巡洋艦......那得多少軍費?” “最多十個億吧,”諸葛為義笑吟吟道,“如果能實現量生產,成本是可以壓低不少的,七到八個億也許就足夠了!” 諸葛為道也笑道:“林中堂、延平王,你們覺得如何?花七到八個億造一千艘鐵甲艦、巡洋艦,能不能嚇死那伙英國佬?” 這個“一千艦計劃”當然是子虛烏有的,但是現在可以拿出來討論,也足以說明大明如今的工業實力有多么驚人了——這個方案可不是諸葛為道排腦袋想出來的,而是海軍部軍備侍郎諸葛為義想出來的。他既然能當上軍備侍郎,當然是精通軍備和造船的。 這“一千艦計劃”對于大明的造船工業而言,還真不是辦不到的......那種兩千到五千噸的巡洋艦,對大明而言就是隨便造造的貨。真正有點難度的就是三百條一萬五千噸級的鐵甲艦和配備在上面1200門305mm口徑艦炮,這么大口徑的火炮炮管不好弄,良品率不大高。但也不是造不了,不過就是費點兒時間,花個十一二年一定夠了,平均一年開工一百條,兩年后建成(當時的軍艦還比較簡單,造得都比較快),十二年后一千條鐵甲艦、巡洋艦不就有了? 林則徐回頭瞅了眼海軍部尚書鄭國安,“王爺,這事兒......不會真的吧?” “肯定假的,”鄭國安笑道,“七到八個億造艦費還好說,咱大明一年的年入好歹有十億銀元呢!這七八個億的造船費分在十一二年里,也不是拿不出來,實在不行還可以發點債券。可是這一千條船的維持費可不得了......光是人員就得配備幾十萬,還得修建許多的軍港、營房、修船塢,連海軍學校都得多建幾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