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悠揚輕快的弦樂在莫斯科國家大劇院回蕩。 首先是定音鼓、低音提琴奏響,第一樂章從弱奏開始,微弱的琴聲緩緩傳出。 隨后,莫斯科交響樂團的豎琴樂手輕輕撥弄樂器,琴聲由渾厚走向清脆,仿佛要將聽眾的思緒從大地帶向天空。 旋律在莫斯科國家大劇院中回蕩,這座建筑有特殊擴音設計,讓大劇院的每一個位置都能聽清楚每一個音符。 現場的兩國要員緩緩閉上眼睛傾聽,贊嘆這優美的琴聲。 甚至為此不由自主張開嘴,人的聽覺靠的是耳朵,但張開嘴的時候,可以讓聲音從口腔進入,回蕩在耳蝸中,會讓聲音聽得更清晰,更嘹亮。 樂曲繼續演奏,長笛開始加入,演奏高音區旋律,仿佛是天空突然傳來了鳥兒的啼鳴。 現在的觀眾里面,有一小部分的身份和文娛行業有關,之前就聽到《梁祝》這首協奏曲。 不過,大部分都是在電視上看奧運會開幕式的時候聽到的。 現在,現場再次聽到這首協奏曲,聽感截然不同。 現場的音樂更加充沛,更加優美,仿佛能沁入心脾。 和電視里聽到的《梁祝》相比,現場演奏的《梁祝》簡直是最頂級的享受,一場器交響樂的盛宴。 隨后,雙簧管、單簧管等等,多種樂器加入合奏。 多種樂器之間默契的配合,各種音色交疊在一起,讓曲調層層遞進,用音樂勾勒出了一幅鳥語花香的生動畫卷。 第一樂章演奏到這里。 陸湘兒的小提琴獨奏開始,用音符訴說著少女的心事。 相識相知,同窗情誼,歡快得不似人間。 仿佛這首曲子,就是為她而生。 陸湘兒奏出的旋律,高低婉轉,靈動跳脫。 隨著音樂的遞進,講述著一個青蔥少女,情竇初開,遇到了一位心上人,愛情來得甜蜜又緊張,百轉千回,欲說還休。 讓臺下的聽眾,仿佛能從曲調中,聽懂少女的心意。 歡快恢弘的旋律,仿佛萬物都在為這份真摯的愛情祝福。 隨著《梁山伯與祝英臺》演奏到第一樂章末尾,旋律從輕快甜蜜的同窗時光,到離別時的依依不舍。 陸湘兒演奏的琴聲,述說著一位滿腹心事的少女,思念愛人的無助與彷徨。 緊接著,定音鼓的鼓聲出現,低沉嚴肅的鼓聲,銜接著銅管壓迫感極強的旋律,預示著暴風驟雨即將來臨,也預示著整首曲子即將出現重大轉折。 現場有不少莫斯科音樂領域的藝術家,聽到這里,都知道這首樂曲的旋律將要發生大變化。 因為按照《梁祝》的故事,接下來祝英臺遭到逼婚。 緊張急促的旋律,講述兩個主人公與封建勢力的抗爭,講述祝英臺抗婚,誓死不從。 最后留出一段小提琴的獨奏,陸湘兒用這一段獨奏表達女主人公的心志。 寧可化蝶而飛,也絕不屈從。 在小提琴獨奏之后,整個樂團進行大合奏,將這首曲子推向最后高潮。 恢弘的交響樂,讓臺下的觀眾都感到心靈上的震撼。 最后一個琴音落下,全場觀眾都感到酣暢淋漓。 越是懂音樂的人,就越能感受到這首樂曲中所展現出的音樂造詣。 陸湘兒演奏完,更是感覺自己在演奏上有了一種奇妙的突破,那是一種音樂與靈魂交融的通透感,妙不可言。 …… 演奏結束之后,陸湘兒和樂團指揮一起面向觀眾,鞠躬謝幕。 現場觀眾舉手鼓掌,比之前的節目都要熱烈。 臺下的觀眾里面,除了一部分兩國人員之外,還有一些音樂、文娛領域的藝術家。 其中有一位叫做蘇馬羅科夫的演奏家,已經年過六旬,在音樂圈的地位很高。 而這位蘇馬羅科夫就是柴可夫斯基國際小提琴大賽的評委。 由于年紀大了,蘇馬羅科夫平時生活在小鎮里,過著平靜安詳的日子。 這一次是受邀來參加兩國聯誼會。 蘇馬羅科夫在此之前,并沒有聽過《梁祝》這首協奏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