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加爾文的腦海中,有關于這樣的思考,在高速地進行著。 善是什么?是道德嗎?道德是什么?是法律嗎? 都不是,法律是維持規則與秩序的底線,而道德是法律的向往與精神所在。 善呢?善應該只是道德的原始的向往的目標,而并未有具體的定義。 為何要如此說呢?因為在人類的發展中,或者說所有的智慧種族的發展中,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道德或者說善的標準,從來都不是固定的,更遑論依附它們而存在的法律。 在原始社會,掠奪與殺戮是惡嗎?不是,對于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活下來就是最大的善; 在奴隸社會,對于他人的終身制的壓迫是惡嗎?不,在當時的法律中,這也同樣是必須被保護的善; 在封建社會,源于土地的兼并與人身的依附產生的壓迫,是惡嗎?要知道當時的社會中,這同樣是善。 善就是這樣,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而提高著自己的標準,一如諸神,所代表的惡,在某些時刻,也曾經是善。 每一個新的善的標準的確立,都意味著新的惡的標準的更新,每一個善的概念也同樣與它的前輩們,彼時的善,現在的惡彼此對立而統一。 如此一來,簡單定義的善于正義,就永遠比積累著的惡要少得多。正義在某個方向上的定義往往同時只有一個,而與之對立統一存在的惡,卻多如牛毛。 甚至加爾文此時此刻已經看到了自己,如果輕易地接過了眼前所代表善良正義的權柄以后,最終也會在往后的漫長時光的某個時刻,成為了惡的一員。 那么究竟什么是永恒不變的善?或者說,究竟是什么才是于混沌對應的另一端力量的本質? 是秩序!唯有秩序,才是發展的基礎,也唯有秩序,才是善良誕生的可能。 思及至此的加爾文似乎明白了自己所追尋的目標,也明白了這個宇宙的某種本質上的真相: 與混沌斗爭的,能夠真正對抗混沌諸神的權柄的,從不是他們這些渺小的人類,亦或者他們的前輩那個已經毀滅與莎力士第一聲嚎叫的靈族。 而是他們在種族不斷開隨著智慧與理性的開化中一路發展時,所代表的秩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