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神學,顧名思義,與神明有關的,或者說與神明相關的合理性的學說。 對于身處于唯物世界我們來說,這樣的學說因著從未有神靈在我們的面前顯露過祂的存在,而顯得不夠真實。 所以與我等而言,神學與其說是與神有關的學說,不如說它更像是作為我們人類自蒙昧走向理性的路上,對于剖析自我關于未知的恐懼、關于信仰的需求的起源的學說。 但這對于如今身處彼方的加爾文不同,在他現在所在世界中,神明是已經被證明真實不虛的存在。 而往日在他從軍時不屑一顧的、對于神明的敬畏不同,在他現在所處的環境中,對于神的禮敬已經是一個不算常識的常識了。 唯物主義教導我們,我們不相信神的存在并非從根本上否定祂存在的合理性,而是由于我們確實未能見過祂或者祂們存在過的痕跡。 而加爾文現在所面臨的情況就是,當一個神明或者多個神明已經切切實實地出現過,并且在人類這個種族兩次向著自身巔峰發起挑戰時,都被這些高高在上的神明予以了迎頭痛擊。 那么有關于神靈是否存在的爭論,就再無疑問。縱觀人類的歷史: 第一次的時候,黃金時代的人類以科技為主導,拒絕任何有關自身的改造。巔峰時期的黃金人類據說已經統治了整個銀河系,連時間都成為他們手中的工具。但他們還是倒在了整個種族升格前夜的那場龐大的亞空間風暴中。 第二次的時候,帝皇引領著人類帝國。他們在帝皇的帶領下不再盲目地迷信科學,而是選擇了對亞空間的敬而遠之。在絕大多數人甚至包括基因原體在內都未曾對亞空間有過了解的情況下,帝皇帶領著他們一方面向著銀河系發起了那場浩蕩的遠征,以收復曾經的失地;另一方面,一個能夠徹底擺脫亞空間技術而能夠獨自撐起帝國疆域中的交通與通訊的網道技術,也在帝皇的高度保密的研發下取得了令人驚喜的進展。 一切都看似順利,但人類依舊未能逃過失敗的命運。 很快,另一次出現在大遠征末期的、席卷覆蓋了整個銀河的亞空間風暴,讓巔峰時期的帝國短時間內就完全喪失了對于自己疆域內億兆黎民的控制與保護。 而以艾瑞巴斯為首的混沌使徒們,則在亞空間諸神的精心安排下,一步一步地接近了帝皇所最為鐘愛的孩子。那個在19個半神一樣的基因原體中,無論文治武功都最為接近帝皇本人的孩子。 也是大遠征后期,帝皇本人回歸泰拉主持網道工程后,帝國龐大的武裝力量的實際掌舵人:那個擁有著可以名義上指揮并且支配所有十八支參與大遠征的軍團的最高戰帥:荷魯斯·盧佩卡爾。也是在這位因為失去帝皇庇佑,被重重陰謀所包圍構陷的戰帥,在最終未能逃避來自亞空間的混沌諸神的腐化后,才發起了那場讓整個帝國從巔峰時期一落而下,歷經萬年也未能恢復國力的龐大的叛亂。 此役,最終以人類帝國的慘勝而告終,荷魯斯粉身于帝皇利劍之下。但帝皇也從此失去了行走于帝國之中的可能,在重傷之下,最終也只能久坐于那個著名的黃金王座之上。 失去至高君主統治的帝國國勢自巔峰急轉直下。而隨后,尚未恢復的帝國,又在經歷野獸戰爭、叛教時代、暗黑遠征等等或來自獸人異形,或來自亞空間諸神的,波及整個帝國的連續打擊后,帝國徹底失去了恢復往昔強盛之日的所有可能。 自此開始,帝國進入了一個沒有帝皇的時代,一個由各方政治勢力之間微妙平衡來維持的高領主議會所統治的、屬于凡人的帝國時代——后帝皇時代。 如此,人類已經在三萬年里,兩次用自身血的代價證明了兩點:即對于亞空間與混沌諸神,無論是黃金時代人類的無視的態度,還是前帝皇時代的敬而遠之的態度,都是失敗的。 對于一個種族而言,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失去卷土重來的機會。在帝皇傷勢加重,坐上黃金王座之前,已經看見失敗結局的他為人類做出了第三次嘗試,也是最后一次嘗試:灰騎士。 灰騎士們與他們的胞親禁軍一樣,都擔負著沉重的使命:他們既是帝國武裝序列中最強最精銳的那些人,也同樣是帝皇對于人類為來的某種意義上的模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