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到王德坤的時候,他取出厚厚一沓大團結,對譚木匠道:“王德坤,兩百。” 譚木匠依言寫下。 王德坤卻并沒離開,繼續道:“王德乾,五百!” 譚木匠心里又是一驚,居然來了一個500的大人情,而且似乎送人情的人沒有來,這是帶人情。 等譚木匠寫完,王德坤看看沒寫錯,把準備好的700塊錢交給管錢的江曉琴。 江曉琴快速的點完錢,確認沒錯,遞給王德坤兩包大前門。 隨禮,是按寫人情的人頭給的,不管當事人在與不在,都要給。 之后,錢方義、朱國富等人也都寫完人情。 跟王德坤一樣,他們也都帶的有人情,錢方義是給他的小舅子朱友彬帶的600塊,朱國富是給李平帶的500塊。 王德乾、朱友彬和李平都是清河油燜大蝦的加盟商,他們能第一批加盟清河油燜大蝦,一是王德坤等人的關系,二是當初受了江曉白的指點。 他們開清河油燜大蝦,每天能賺上千塊錢,得知江曉白家過事,自然要送上一份人情。 本來,農村里的說法是人到人情到,送不送禮在其次,但那只是說法。 真正的是禮到人情到,人到不到那倒無所謂了。 接下來,丁俊杰、邱曉云、梁思徽、李紅軍、陳梅、周長頌等人也都寫了人情,少的一百塊,多的兩百塊,個個都算大人情。 這行人中,向前進是最后寫人情的。 “向前進,一千二百塊。” 譚木匠手里的毛筆都抖了一下,這人情,也太大了吧! 江曉琴也是驚了一下,這二十多人,加上帶的人情,六七千塊了。 心里估摸著,海洋叔過個事,光收人情只怕都能成一個萬元戶了。 向前進離開后,陸續有客人來寫人情。 “寫到多少號了啊?” 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者,慢騰騰的走到禮臺前,問道。 譚木匠看了他一眼,不是江灣的人,便笑著道:“早過了三十六了!” 過事的時候,第一個寫人情就是一號,第二個就是二號,后面根據寫的順序依次編號。 一般人情簿一頁寫12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