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半小時后到了孟口渡,經過一間磚瓦場。 許靜金對潘大章說:“這個就是謝春華開的磚瓦場。” 潘大章看見一座窯正在冒著青煙,一股嗆人的煙味。 “你們等一下。”潘柴久朝磚瓦場下面的一間茅草房走去。 他敲打了幾下窗戶。 從里面走出一個駝背的老頭,看了一眼他,嘀咕著說:“又是你這個斷手掌的,每次都是五點鐘不到就來坐船。唉,掙你一毛錢,可真不容易。” 他拿了漿,帶他們走到河邊渡口,靠近岸邊有一艘渡船。 “你們兩個回去吧,路上小心一點。”潘柴久揮手讓女婿和兒子回去。 “斷掌潘,平常是你老婆和女兒來送你,今天這兩個是你什么人?” 駝背用竹桿把渡船撐出去,然后饒有興趣地問道。 “大的是我女婿,小的是我兒子。你個駝背佬,還嫌我早,再坐你幾次渡船就不坐了。我已經填好退休申請表了,送上去申批下來,就退休了。你這個渡口,坐船的人越來越少了,你的生意也越來越難做了。” 兩人閑聊著。 …… 潘大章跟姐夫還是回月舟村。 雖然他離麻油坑還比較近,但是自行車和潘東玲都在外面,再說他也不可能讓小舅子一個人回去。 回村的路上,路過幾處地方,都有悶聲不響的狗突然出現。 但由于兩人手中都拿著竹棍,所以也并沒有受到傷害。 回到家時,看見潘東玲也起床了。 在廚房燒火煮飯。 時間才早上五點半。 “起這么早干什么?”潘大章也不解,他還想再去睡個回籠覺呢。 “家里沒柴火燒了,今天你們兩個跟我去古樟村砍柴火去,以后你們要自己去砍柴火了,我沒辦法幫你們了。” 潘東玲出嫁了,再幫娘家去砍柴,婆家人知道會有意見的。 潘大章記得很清楚,前世少年時代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利用一切的空閑時間去搞柴火。 每家每戶都要煮飯燒水,就算是煮稀飯,炒青菜,沒有柴火燒也是萬萬不能的。 這個年代不要說燃化汽、煤氣,甚至電飯煲、電炒鍋,就是煤,也是很少人買得起的。 柴火來自于山上溝坎間生長的雜草、荊棘灌木,甚至樹上的枯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