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威……” “武……” 站在兩邊的衙役,用棍子有節(jié)奏的敲擊地面,喊出整齊的長音。 “這位應(yīng)天府尹叫做張遇林,洪武三年進(jìn)士出身。今年四十歲,為官清廉,聽說其深得皇上器重。”秦宇身邊一百姓,小聲的向同伴說道。 “聽說他的本事很大,親自參與了以‘道生法’為理念的《新大明律》的制定。”同伴說道,“如果他能處理好案件,將來有可能升任刑部主事。” “帶人犯,苦主!” 一套升堂程序走完,張遇林說道。 很快,一名身穿囚服,戴枷鎖的人犯,就被帶上了大堂。 此人犯看起來很年輕,大約三十來歲左右。 身材勻稱結(jié)實,看起來是個練家子。 囚服上沾著牢房里的稻草,雙眼有神,且很倨傲。 “人犯周深,周村人士。與洪武三年,在周家村,將本地富戶周世人一家六口全數(shù)殺害。之后潛逃一年,被應(yīng)天府捕快捕獲。” 張遇林道, “其殺人兇器,血衣,全數(shù)找到,人證物證具在。” “周深,你對殺人之罪,可認(rèn)?” “草民認(rèn)罪!”人犯周深沒有絲毫辯解之意,道:“周世人一家,全都是草民殺的。” “不過他們都該死!” “在草民五歲的時候,周世人一家當(dāng)著草民的面,欺壓欺凌草民父母,導(dǎo)致二老雙雙身亡。此后草民時刻不敢忘父母之仇,遍訪名師,學(xué)習(xí)武藝。” “終于在藝成歸來之時,大仇得報。” “如今草民心愿已了,殺人者死,如今草民死在大明律法之下,死而無憾。” …… “原來他殺人只是為了報仇!” “因為仇恨而殺人,那么周深就并非窮兇極惡之徒。” “此人五歲的時候逃出生天,學(xué)習(xí)武藝,然后找仇人報仇,真是條漢子!” 聽明白了案件原委之后,秦宇周圍的百姓,開始議論紛紛起來。 “真想幫他求情啊!”一人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