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們這些諸子百家的領頭人,歷來對自己的學說都很自信。”這不是廢話嗎,他們如果對自己的學術不自信,當初又不會加入,現(xiàn)在還成為頭領了。 “都覺得自己的學說是各派中最好的,是最適合治理國家的。” “包括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各家創(chuàng)始人,墨子,老子,鄒衍、許行……也都是如此。” “諸子百家的各家,到底是真好還是假好,其學說理論到底是真有用,還是假有用,治理行省一段時間就能立刻見分曉了。” 其余的頭領聞言紛紛點頭, 相互對望一樣,也是同樣的激動。 現(xiàn)在,朱皇帝給了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可謂是亙古未見。就連春秋時期,諸子百家的創(chuàng)始人墨子等人,最多也只是四處宣揚自己的學術而已,哪有這樣實踐的機會? 他們甚至連,用自己的學術,治理一個小縣的機會都沒有。 而現(xiàn)在,他們有了實踐的機會,而且還是治理一個行省。 怎能不讓他們心中激動。 同時,人群心中也是誠惶誠恐, 萬一自己的學說,經不起實踐的考驗怎么辦? 經不起考驗,讓百姓受苦,把行省治理的民生凋敝發(fā)展緩慢,那么他們的流派,必定會遺臭萬年。而這個學術流派會被皇帝取締,然后徹底在自己手中絕種。 在治理行省的實踐當中敗下陣來,以后恐怕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 而且這樣的事情,必定會記載在史書上,說這個流派名不副實。 然后,這個學術流派,就會被后人指責、笑話百年千年。 作為當代首領的他們,就是自己流派的千古罪人。 “看來,我們就只能在以后治理行省的時候,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了。”人群心中想道,“然后不斷的施行各種惠民政策讓百姓滿意,讓行省發(fā)展。” “并且,我們要不斷的改進自己的觀念,把自己的學術去蕪存菁。” “不斷的發(fā)展,不斷的進步。” “只有這樣,我們的流派,才能在這場大考中生存下來。” “如果能夠治理好所在的行省,我們必將名垂青史。光耀千秋,光芒比肩第一代創(chuàng)始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