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道家最精髓的這四個字,道法自然,本來就是在處處遵循大自然的規律。” “華夏古代的封建王朝,如果真的能以道立國。律法,治國之策,惠民方針,等等一系列公共舉措,每一條都能法自然的話,那么那個封建王朝比現在的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先進。” “因為他們說的這十條,隱隱約約,就是在向‘道法自然’靠攏。” “我們道家的那些思想,是他們現在的指路明燈,為他們指明了方向。” “他們苦苦追尋,而不可得的東西,我們在幾千年前就有了。” “只不過,我們棄之如敝履而已。” “所謂買櫝還珠,我們明明有非常好的‘道家思想’這顆明珠,卻被封建王朝丟棄。然后撿起了‘儒家思想’,這個朽木殼子。” “的確是。”二人聞言,同時感嘆。 “行了,今天我們談論的已經很多了,而且都是些沒營養的東西。” 秦宇有些意興闌珊,說道。 他始終認為,自己和這兩個人,一直都是在無聊的時候,空談古代歷史而已。 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作為閑暇之余,茶余飯后的閑話。 要說實際操作,在古代封建王朝是根本不可能實現這些的。單純的以道立國,就沒有任何一個皇帝能做到,因為利益的關系,封建貴族不會允許皇帝真正為百姓著想的。 估計只有在朱元璋時期,才有這個機會。 但以他的眼界,和所處年代的局限性,他根本想不到這一點。 所以他們今天的談話,其實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那么請問秦先生,如果真的有王朝,能做到以道立國的話,該如何制定各種法呢?”朱元璋又問出了,他今天最想要問的問題。 這個問題,稷下學宮三賢的張邋遢,都回答不了。 他也沒有頭緒。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