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二人說完,轉身離開了稷下學宮。 “皇上,臣妾突然想起一句話來。”路上馬皇后道,“那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句話是北宋理學家張載說的,咱也曾經讀到過。”朱元璋道,“妹子你怎么突然想起這句話來?”因為已經看清了儒家的本質,所以朱元璋現在很討厭儒家。 更不喜歡儒家學者說過的一些話,而這幾句就是儒家學者說的。 “好像這幾句響徹天際的口號,天下讀書人精神上的標桿,縱觀華夏歷史幾千年,就只有秦先生真正做到了哇!”馬皇后感嘆道。 “不錯!”朱元璋想了想之后,道,“秦先生建議咱以道立國,就是為天地立心。道的宗旨是道法自然,而自然就是天地。” “以道立國,就是天地立心。”馬皇后也道。 “而先生之前給皇上提出的一系列治國之策,每一項都是在真正為百姓謀福祉,攤丁入畝,鼓勵商貿,土豆……就是實現了第二句,為生民立命。” “在生活上為生民立命。” “當然,先生的功績,更大的是清除了儒家的高低貴賤,把人分為三六九等的等級制度。實現了自由、平等、幸福之大明王朝,更是在精神上為生民立命。” “不錯。”朱元璋道,“以前的儒家、口號喊的比誰都還響亮,可他們何時真正把百姓當人了?他們,把百姓當成了祭祀用的芻狗。” “在這一點上,皇上和秦先生的初衷一樣。皇上是愛民如子,想真正與百姓共天下。”馬皇后道,“歷代帝王,都沒有皇上這么誠心。” 并不是歷史上除了朱元璋之外,就沒有第二個想與百姓共天下的皇帝。或許除了朱元璋之外,偶爾有那么幾個,只不過這些皇帝,沒有能力與百姓共天下。他們是不得已,和士大夫共天下的,因為想和百姓共天下,需要先過了士大夫階層那一關。 而朱元璋,則是可以直接不鳥士大夫階層。 “還有建立稷下學宮,就是為往圣繼絕學!”朱元璋道,“沒跑了!” “只可惜說這句話的原主張載,他心目中的往圣是孔夫子和孟子。”馬皇后道,“所以話雖然是他說的,但他的格局比秦先生差遠了。” “是啊,他的口號是用喊的,而先生是用做的。”朱元璋道,“先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要繼往圣之絕學,就要繼諸子百家的絕學,而不是某一家的。”馬皇后道,“孔孟不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