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墨家巨子輔不黔見過皇上皇后。”看到二人進了墨家學院,輔不黔帶著另外兩個老者,走過來道。 因為百家學說剛剛復興,因此各個學院的人才,目前都還沒有形成規(guī)模。 偌大的墨家學院里面學生更少,弟子不足百人。墨家收徒對其天賦要求非常高,寧缺毋濫,而且成為學徒后遵守的東西也很多。 相當于‘苦行僧’講究眾人皆白我獨黑,由此墨家學院的弟子更少。 “你們一定要大力收徒,爭取讓你們學院盡快繁榮起來。”朱元璋道,“要是你們的人才一直這么少,將來怎么獨當一面?” “遵命!”輔不黔和另外兩位老者點頭道。 “各大學派,都要在一年之內(nèi)繁榮起來,然后在各個行省建立分院。”朱元璋道,“最后在你們所在的行省,實施百家推崇施政方針。” “到時候哪個行省的施政方針不利國利民,導致民怨四起,便裁撤哪個學院。” “遵旨。”輔不黔道。 朱元璋這樣的做法,是秦宇教的。 簡單的說,就是各行省都有各個行省的律法,和不同的施政方式。 這種做法不但不愚蠢,反而是一種大智慧。 正如秦宇之前給朱元璋舉的例子一樣,一塊很小的水田里的水,很容易清澈見底。但如果是一個巨大的池塘,里面的水就很難清澈了。 所謂尾大不掉。 地盤越大,就越難管理好,甚至是沒法管理好。 在每個行省實行不同的律法和施政方針,就相當于把一個巨大的池塘,分割成無數(shù)個小塊。分割小了,管理起來難度自然降低一個層級。 百姓更容易幸福,官員更容易清廉。 西歐那些小國家為什么百姓人均收入高,且貪腐比較少? 就是因為國土面積小,好管理,有人貪腐,很容易就被抓出來。一個國家很難實現(xiàn)沒有任何貪墨,但一個村子就很容易實現(xiàn)了。 地方太大了會導致水深,讓一些禍國殃民的大魚,更容易藏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