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羅貫中本來想靠賣《三國》回一波血,沒想到人人都買斗破,沒人買他的三國。 也難怪羅貫中如此郁悶,他們之前的那點存銀,基本上都快用完了。而他和施耐庵師徒是兩個讀書人,又不可能去耕田種地。而且最近朝廷還施行了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讓他們也沒有了特權,不但要納稅還要交錢抵賬徭役,讓他們本就不富裕的生活,更加雪上加霜。 “學生也是沒有辦法啊!”羅貫中嘆息道,“家里都快斷糧了。” “這本《斗破蒼穹》,明明寫的比《三國志通俗演義》差多了,在文理上狗屁不通。它憑什么能賣的這么好?而我的三國演義,憑什么沒人買?” “蒼天不公!” “讀者水平不夠。” “這里面一定有黑幕!”青年儒生李子安道,“要不然,就憑這本書的水平,根本配不上劉基,宋濂,高啟三位大儒給它做序。” “這世界上哪有那么多黑幕?”施耐庵年齡比二人大很多,閱歷更豐富,道,“秦宇所著的這本《斗破蒼穹》,為師也曾認真研讀過。” “老師覺得寫的如何?”羅貫中和李子安急忙問道。眼神直勾勾的盯著老師,像祥林嫂一樣,迫切的想聽到別人罵幾句餓狼兇殘。 “雖然讀著的時候其文筆讓人想吐,但其故事還是很吸引人的。”施耐庵道。 “光是靠故事吸引人有用嗎?”羅貫中問道,“沒有絲毫文筆,根本就算不上文學。里面的文字就像平常人講話一樣簡陋,難登大堂之雅!” “甚至,他根本就算不正宗的著作。簡直就像是普通人在講評書,說話本,農村人之間在講故事。”李子安道。 “你們懂什么?”施耐庵道,“為師曾為此事也是思考了良久,后來終于想明白了。” “想明白了什么?”二人問道。 “孟子說過,要以民為本。而朱皇帝最近實施的一些治國之策,也無不體現了以民為本這個宗旨。”施耐庵道,“由此為師猜想,既然治國上如此,那么文化上也應該如此。既然老百姓們都喜歡這樣的著作,那就證明了它符合人民大眾的期許。” “它的存在和暢銷,就已經證明了他的合理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