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或許,那個叫秦宇的作者寫的這本斗破蒼穹,本來就不是給我們這些喜歡尋章摘句的讀書人看的,而是給那些大眾百姓看的。” 羅貫中和李子安聞言,不由得沉默起來。 “看來,華夏的文化天空,已經(jīng)在逐漸改變了。”施耐庵感嘆。 “嗯,嗯。”羅貫中聞言若有所悟,“既然著書立說要服務(wù)員大多數(shù)百姓,而不是少部分讀書人,那我們的文風(fēng)也應(yīng)該有所改變。” “我立刻回去,把以前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推翻了重寫!爭取在文字上更加樸素,更加通俗。沒辦法,我們也要吃飯啊。” 羅貫中以前寫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用的全都是古文,和《送東陽馬生序》一個樣,文字精煉,幾乎找不出一個多余的字來。 現(xiàn)在受到《斗破蒼穹》的影響之后,打算變成白話文。 但又由于他第一次用白話文寫,有些不太熟練,于是變成了半文半白,流傳后世。后來他又把老師的《水滸傳》改成了白話文。 是第二次寫,因此《水滸傳》的文字,又要比《三國演義》通俗一些。 “貫中啊,聽說最近朝廷要在西南三省舉行科舉,這是難得的一次機會,你要不要參加?”施耐庵問道,“科舉本來是三年一次,但這次卻是皇帝特設(shè)的西南恩科,是你入仕的大好機會。” “不!”羅貫中堅決拒絕,“大丈夫當(dāng)學(xué)關(guān)羽,忠肝義膽,從一而終。此前張士誠既然對我等有知遇之恩,我等就不應(yīng)該背叛他。” “唉!”施耐庵聞言嘆息。 他對自己的這個弟子還是十分了解的,羅貫中‘有志圖之王’,是個有大志向的人,平身就想當(dāng)諸葛亮,找到一個好主公,幫助他完成霸業(yè)。 之前就是在他的出謀劃策之下,幫助張士誠打敗了朱元璋的部將康茂才。 也曾經(jīng)勸說張士誠要‘緩稱王’,結(jié)果不被采納。 羅貫中是個好作者,兼好謀士,但無奈主公是扶不上墻的爛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