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老師,你看這本書。”中年儒生拿起桌上一本薄薄的線裝冊頁向老年儒生道,“簡直是拙劣不堪,狗屁不值。然而偏偏這樣的書,在坊間還賣的很好,真是氣煞我也!” 中年儒生憤憤不平:“而且更為離譜的是,它居然還是由翰林院刊印,前面還有當世大儒劉基和高啟做的注。鼎鼎大名的大儒宋濂,甚至還給它做了一篇序文!” “說的不錯!”青年儒生也是義憤填膺,“這本書,根本就不配三位大儒如此推崇。在學生看來,僅僅是宋濂的一篇序文,其價值就超過這本書的所有內容?!? 這冊頁的封面上,赫然寫著,斗破蒼穹四個大字。 下面是四個小字:第十一冊。 “貫中啊,作為一個讀圣賢書的讀書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這么急躁?!敝心耆迳睦蠋?,著名學者施肈瑞卻顯得很平靜,“你之所以如此憤憤不平,全都是因為這本《斗破蒼穹》賣的好,而你寫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基本上沒幾個人買?!? 此三人真是施耐庵,羅貫中和李子安。 施耐庵和羅貫中之前投奔過張士誠,是張士誠的幕僚。后來朱元璋奪得天下之后,因為害怕遭到清算,師徒二人便逃到了人煙稀少的西南來。 本來隱藏在崇山峻嶺,鄉下野店之中,沒想到朱元璋根本沒有搭理他們。師徒二人這才放心了一些,在成都府買了一棟宅院安家。 而李子安,就是他們在成都府收的學生。 因為曾做過張士誠的幕僚,所以施耐庵和羅貫中,還是有一些家底的,不用為吃喝犯愁。 不愁吃喝,幾人一直在家里潛心著書立說。 在這段時間,施耐庵寫了《江湖豪客傳》,羅本羅貫中寫了《三遂平妖傳》《三國志通俗演義》等等著作,因為受眾比較少,導致他們的書賣的很差。 要不是以前的家底扛著,他們應該是吃不起飯了。 翰林院刊印的《斗破蒼穹》印了十冊七十多章,羅貫中寫的《三國志通俗演義》剛好也只寫了幾十章。兩本書剛好撞上了,在銷量上,《三國演義》被《斗破蒼穹》吊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