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海水稻不是生長在海里的水稻,也并不一定是要生長在海邊。 海水稻是具有耐鹽堿特性的水稻的代稱。 通常來說,在有鹽堿土壤的地區,都會有耐堿性的海水稻生存。只是內陸的鹽堿地通常會隨著氣候和周圍環境變化而發生改變。 比如地勢變化使得低洼地變成了高地,干旱和洪水也會改變一片土壤的鹽堿值。 因此內陸地區鹽堿地的水稻就不能擁有穩定的耐鹽堿性遺傳。 所以,要找耐鹽堿性強,且遺傳穩定的海水稻,還得去海邊。 大海一直在哪里,不會突然不見。 陳誠帶著鄧興和一名二十多歲的助手,趕往他們以前采集野生海水稻的地方——海州省。 海州省地處華夏國最南邊,氣候炎熱,即便是現在十月底,也應該有正值揚花期的野生海水稻。 三年前,曾老帶著鄧興他們輾轉了華夏沿海的六個省,才在海州省的一些村落里找到了海水稻。 其他省份并不是沒有,只是根據基因溯源追蹤,大部分海水稻都來源于這些村子。 他們要找的海水稻遍布在海州省的十幾個村落里。不僅要找到正值揚花期,品種好的海水稻,還要觀察對比它們的根莖是否發達,再選出目標品種。 這是一項艱巨的工作。 他們在烈日下翻山越嶺,從雜草叢生的泥濘沼澤一株一株地挑選。 每一株野生海水稻都得去查看,因為它代表著一次機會。但更多時候是以失望為主。 然后就是不斷地重復。 至于到底有多艱苦,反正就是連手機信號都是時有時無。 ...... 丑國,sciense編輯部一樓大廳。 弗雷曼站在中間的小臺上,后面站著幾個審稿專家,前面是一大圈丑國記者。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