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批第一代海水稻要還需要至少10天才能完成灌漿,陳誠只好留在研究所里等結果。 好在系統隨身,又帶了筆記本電腦,所以改寫的論文和該做的研究一樣不落。 最主要是研究所吃得蔬菜米飯都是自己種的,加上漢南省獨有的鮮辣做法,陳誠每頓都吃得很香。 除了寫論文,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需要跟曹老他們一起研究。那就是海水稻的基因改良。 給海水稻噴灑礦物質運轉素和細胞分裂素組合液,只能解決這批的口感問題,既形成不了具有遺傳特性的新品種,也沒解決產量問題。 海水稻的基因改良勢在必行。 嚴格意義上來說,雜交水稻也是基因改良的一種手段。只是雜交是人為地控制雄性基因和雌性基因的組合,實現基因改良。 而超級實驗室能做的是直接重寫基因,這在手段和方法上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陳誠花了一天多時間來深入梳理,再一次把海水稻口感差,產量低的問題研究更進了一步。 他找到曹老匯報研究進展。 “曹老,經過我昨天的深入分析,大致找到了海水稻口感差和產量低的解決思路,想請您給指導指導。” “小陳,不要謙虛。經過這幾天的相處,我發現你思路很活躍,想問題也很深刻。快說!” 陳誠把筆記本電腦推到曹老面前,曹老湊到他旁邊來看。 別看曹老八十幾歲了,視力保護得很好,在筆記本小屏幕上看東西也沒有問題。 陳誠道:“首先海水稻口感的原因是稻米中礦物質含量過多,這一點是咱們團隊之前已經得出的研究結論。但我把研究深入了一些,發現是礦物鹽分子跟稻米中的淀粉分子結合,導致淀粉分子凝結增大,所以吃起來了才會口感很粗糙。” 曹老點頭道:“確實是這樣,我們最近用淀粉分子標記的方法也研究出來了這個現象。” 陳誠用鼠標在電腦上操作,把野生海水稻和特級稻的植株高清圖調了出來。 “不知道曹老您有沒有發現,它們的根莖其實是有細微差別的。” 說完,陳誠把兩者的圖片放大,并最終停在了它們的根莖部位,然后,陳誠把兩張相同大小的根莖圖片半透明化,再將它們重疊在了一起。 “哦!你是說它們的根莖面積有差異?!”曹老恍然大悟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