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其他幾位專家也看完了論文,并向弗雷曼投來詢問的眼神。 如果作為純粹的化學專家,這篇論文的論述充分,數據詳實,他們可以判斷這個發現是真實的。 但作為有國籍的化學專家,他們又多么希望這個發現不是真實的。 一種新的植物促生長素的發現,能不能獲得諾貝爾獎他們不敢斷定,但它能在學術界引起多大的震動,他們心里一清二楚。 可問題偏偏就出在作者的身份上。 腳注那行字中間的華夏.漢西省,像是扎在他們眼中的一根刺,深深作痛。 弗雷曼沒說話,精致的金絲邊眼鏡里透出一絲憂慮。 作為全球頂級期刊的主編,他知道這篇論文的學術意義絕對非同凡響。 它不僅僅是一個發現,還關乎到后續對這個發現的繼續研究,關乎到它能帶科研人員的啟發和可能產生的巨大經濟價值。 比如說人工合成后將它施灑給鹽堿地區的農作物。 同時,他也明白如果這片論文首發,將有可能把sciense在學術期刊界的地位再往前推一步。 可正是因為如此,作為一個丑國人的他又猶豫了。 搞了一輩子學術研究的他,見證了太多太多讓全球震驚的技術從丑國被發現,被研發,最后造福于世界人民。 在他看來,現在全世界人民能過上現代生活,都全是丑國科學家的功勞。他們站在世界科研的巔峰,理應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重。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科研能力能和丑國相比,也不允許于丑國相比。 當然,面對三位開著視頻的外場專家,這句話他沒說出口。 可現在,一位華夏國的大學生,竟然突然發表了這么一個足以震驚化學界的新發現。 這是他不能接受的。 所以,他心里很猶豫,這篇論文到底要不要在sciense上發表。 “你們怎么看?”弗雷曼看向另外六位專家。 “不可否認,這篇論文表示的礦物質運轉素,確實意義重大,但我有個疑問,就是它的真實性。”一位毆洲專家率先發言。 “你是說需要更詳細的實驗資料和分析數據?”弗雷曼眼神銳利地看向他。 “我剛好是做這方面研究的,拿到更詳細的數據,才方便辯別真偽。” 另一位毆洲專家道:“我贊同瑪德博士的意見,華夏人最擅長作假,他們的假產品現在全毆洲都是。” 弗雷德笑了笑,道:“我們丑國的國家化學實驗室技術實力更強一些,要復核實驗,也應該是由我們來做。” 視頻里的兩位毆洲專家尷尬地笑了笑,不再發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