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釣金龜》是怎么個事兒-《戲里戲外》

    在某一個特定場合,若是有人突然來上一句“叫張義我的兒啊,聽娘教訓,待為娘對嬌兒細說分明……”一般都會產生點喜劇效果。我第一次聽這段唱,就是在一次筆會包租的面包車上。說起頭晚某位作家朋友酒后無德,以罵人的方式逼人喝酒,說“誰不喝誰是孫子!”將當地的一些女作家給得罪了,眾人齊聲譴責他。天津的一位作家朋友即來了這么兩句:“叫張義我的兒啊,聽娘教訓”——引起一陣哄笑聲。天津的朋友是位戲迷,懂得生、旦、凈、末、丑的各種流派,知道許多的伶人逸事,唱得也有板有眼,很有點李多奎的味道。我問他,這一段聽上去有點耳熟,是什么戲呀?他即告訴我,是《釣金龜》選段,為所有老旦們的看家戲,不管什么場合,你讓老旦演員來一段,她們一般都會唱這個《釣金龜》,就像現在酒宴上流行“今日痛飲慶功酒”一樣。說得我挺羨慕的,遂琢磨著回去也要學學這一段。

    這一段完整的唱詞是:

    叫張義我的兒啊聽娘教訓,待為娘對嬌兒我細說分明。兒的父他遭不幸喪了性命,拋下了母子們怎度光陰?是為娘守貞節我不聽他論,皆因是我的兒年小娘在中年,我怕的是百年之后身入九泉,難見兒那去世的先人,我的兒啊……

    《釣金龜》是怎么個意思?《釣金龜》又稱《孟津河》《張義得寶》,為《金龜記》中的折子戲。說的是宋朝年間,河南孟津康氏早年喪夫,有兩子,長子張宣娶妻王氏,次子張義。張宣發奮讀書后赴試得中進士,授官祥符縣令。寄書信接家眷有兩種版本:一說接其妻,棄母不顧,獨自上任;一說是寄書其母,接母任上,但書信被送信人誤投到因嫌貧而回娘家的妻子王氏手中,母未接到,王氏獨自到祥符縣。張義在家每日至孟津河釣魚奉養母親。一日,釣得金龜,大喜,歸家途中從鄉鄰處得知其兄做了祥符縣令,歸告母。康氏遣子張義至祥符縣尋兄,去后杳無音信,乃親往祥符。途中恍惚見張義滿面是血,大疑。至祥符縣,長子張宣迎入,康氏問詢張義下落,張宣支吾以對,后始告義已身死。康氏往靈前哭祭,張義托兆,告嫂王氏覬覦金龜,將己毒死。康氏悲憤難忍,攔住去河南放糧路過祥符縣的包拯喊冤,包拯查明案情,判決王氏“狗頭鍘”刑,張宣回家奉母。

    全劇含《釣金龜》《訓子上路》《托兆哭靈》《開封府申冤》四折,但目前僅有《釣金龜》《訓子上路》《托兆哭靈》三折戲流傳。

    我手頭有一個柳琴戲的《釣金龜》,將此故事說得比較詳細,但又太過面面俱到。一開場就是張宣自我介紹:

    俺,張宣,家住河南歸德府孟河沿,三年以前,我身背書箱進京趕考,得中進士,六部查缺,祥符縣正印,家中撇下母親、二弟和我那知也不知、曉也不曉的王氏夫人。我不免寫封書信,差人下到河南歸德府孟清河沿大王莊,下給我那岳父大人王老員外,叫我家夫人到那寒窯搬請我那母親、二弟進京,享不盡的榮華,受不盡的富貴,就是這番主意……

    其妻王俊英接到信之后,以婆媳不和為由,不聽父親勸阻,執意獨自帶著丫環去祥符縣了。而張義釣金龜的過程,也太瑣細、太過程化,后被省略與改編,也是自然的事。

    我看過《釣金龜》的幾個版本,康氏的長子,有的版本叫張宣,有的叫張仁。從其弟名為張義的角度看,叫張仁可能更合情理一些。張義釣得金龜之后,回家拿給母親,并試之果然能敲出金子,康氏有四句唱,一般聽眾也耳熟能詳,叫:“老天爺睜開了三分眼,母子們離卻了鬼門關。這也是兒的孝心感動天地,從今后享榮華永不受那貧寒。”

    下面的一段唱,也非常普及:

    有幾個賢孝子聽娘來論,一樁樁一件件娘記在心。那大舜耕田為的都是孝順,丁蘭刻木、萊子斑衣,那孟宗哭竹、楊香打虎,這都是那賢孝的兒孫哪,我那不孝的兒啊!這幾輩賢孝子休得來論,還有那不孝人說與兒聽:清風亭張繼保他天雷報應;韓信將未央宮速報幽冥。為娘言語兒不相信,怕的是我的兒頭上有那四值功曹查看兒的身。我的兒行孝道將娘奉敬,自有那天爺在暗地里查巡。

    該劇為老旦和丑角戲,二花臉的張義假意不養活、侍奉老娘,才引得其母如此教訓。整部戲的主題,當然就是傳統文化里面的孝道,仍然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邑县| 罗平县| 岑溪市| 宣恩县| 柘城县| 丹东市| 安乡县| 肇州县| 麻江县| 东辽县| 甘孜县| 衡水市| 福建省| 新和县| 宣化县| 克什克腾旗| 二连浩特市| 神木县| 颍上县| 铅山县| 永吉县| 穆棱市| 成安县| 阿拉善左旗| 漠河县| 龙江县| 建平县| 天柱县| 恩平市| 湖口县| 万载县| 鄯善县| 方正县| 焉耆| 灵璧县| 芷江| 陆良县| 安福县| 察隅县| 漳平市|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