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閑話《秦香蓮》-《戲里戲外》

    在所有戲曲中,若論普及率,《秦香蓮》應(yīng)該排在非常靠前的位置,因其引人同情而又大快人心也。就結(jié)構(gòu)而言,它還是有關(guān)男女故事的最基礎(chǔ)的藍本。之后的此類故事,你都可以視之為它的演變或翻版。從許多有關(guān)離婚已成或蹬妻未遂的現(xiàn)當(dāng)代小說中,也常常能看到它的影子及影響。

    《秦香蓮》說的是,宋朝年間,陳世美中了狀元,又當(dāng)了駙馬,原配秦香蓮攜子女進京尋夫,陳非但不認,反令家將韓琪追殺她們母子以滅口。秦哭告實情,韓琪自刎于三官堂。秦到包公處告狀,包設(shè)計召來駙馬,與秦對質(zhì)。陳自恃皇親國戚,強詞狡辯,包欲鍘之。太后、皇姑前來勸阻,包不允,終鍘陳世美。

    小時第一次看此戲,讓它給嚇哭了。一是韓琪追殺秦香蓮,她們母子跪在臺前哭訴的時候,那韓琪兇神惡煞,又刀光閃閃,怪嚇人的。二是刀鍘陳世美的時候。就見兩個光著脊梁的劊子手扛著一口真正的鍘刀,先是在臺上走了一趟,到得舞臺一側(cè),將鍘刀放到一張桌子上。爾后抬出陳世美,即將他的腦袋續(xù)進去了,一刀鍘下去,血水四濺……

    我后來知道,那鍘刀是他們跟村上借的(那時的劇組不可能扛著一口鍘刀走四方),刀口用錫紙包過,發(fā)著亮光;而陳世美的腦袋則是用豬尿泡做的,里面裝了紅顏料,一鍘,自有血水濺出。待我稍大點再看此戲,即不再有鍘人的場面了。

    幾乎所有的劇種都演過此戲,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評劇《秦香蓮》和京劇《鍘美案》。從名字上便可以看出,兩劇的重點不一樣,京劇強調(diào)的是“案”,而評劇則是突出了秦香蓮的遭遇。在某些細節(jié)的處理上,評劇似乎更加合情理一些。比方說,評劇中的王延齡讓秦香蓮找包公告狀,怕包公不接見她,給了秦香蓮一把扇子,算是個介紹信。秦香蓮攔轎喊冤的時候舉著那把扇子,包公才有可能接見她。而《鍘美案》里少了這個細節(jié)。秦香蓮拿著扇子下場時的那句唱特別好聽,叫“一把小扇拿在手,包相爺那里去喊冤”,委婉悠揚,余音繚繞。

    京劇《鍘美案》與評劇《秦香蓮》分別是裘(盛戎)派和白(玉霜)派的代表作。兩劇種的重點不同,讓觀眾耳熟而詳?shù)慕?jīng)典唱段也不同。看《鍘美案》,我們記住的是“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那一段。《秦香蓮》則以那段琵琶詞最為好聽,唱詞是:

    華堂上夫君豪飲妻賣唱!……尊相爺、陳駙馬細聽根源。自幼兒配夫陳世美,……我們二人成親整十年。他進京趕考三年不回家轉(zhuǎn),撇下了老小度日艱難;不幸家鄉(xiāng)遭荒旱,糧米歉收少吃無穿。頭一年不分晝夜織布紡線,撫養(yǎng)著老小少受饑寒。第二年哪,依然是粒米未見,織布紡線都無有本錢;那東鄰西舍全然都借遍,賣了紡車又賣衣衫。兒女們終朝每日把他的爹爹盼,二爹娘想兒想得眼淚哭干!第三年寸草不出土干地裂,家家逃難往外搬;我們幾天吃不上一頓飽飯,連一根野菜都無處去剜。草堂上餓死了我的公爹婆母……我剪青絲換蘆席尸葬荒山。帶領(lǐng)兒女把夫?qū)ふ遥宦飞习らT討飯我們受盡艱難。好容易來在呀京城地,不料想夫中狀元忘了家園。他眼前只見新人笑,舊人啼哭不動他的心田……

    如泣如訴,一唱三嘆,讓筱白玉霜那個悲劇味的嗓子唱出來,簡直就絕了。評劇中的白派相當(dāng)于京劇里面的程派,風(fēng)格、特色、味道什么的都差不多,京津唐一帶及整個東北地區(qū),白派迷不亞于程派迷。

    十年浩劫中,像所有的古裝戲一樣,《秦香蓮》也禁演了,粉碎“四人幫”后,該劇重新上演。是年,我至京出差,在我的一個戰(zhàn)友家吃飯,那戰(zhàn)友的母親即是個《秦香蓮》迷。那時普通百姓家還買不起電視,她便拿著半導(dǎo)體一遍遍地聽,一邊聽一邊唉聲嘆氣,有時還擦眼抹淚。她告訴我,秦香蓮第一次去見陳世美的時候,陳世美心里也想認,可就不敢,你聽這一段:“聽說是二爹娘雙雙喪命,兒心內(nèi)欲痛哭不敢高聲。秦香蓮為我把孝來盡,說得我心羞愧無有話云……”你說說他要認下多好呢!我即隨著那老太太說,陳世美的錯誤就在于他不斷用新的更嚴(yán)重的錯誤,來掩蓋他前邊的錯誤!就像停電一樣,一天停一次你不高興,我一天停上它三次,看你把我怎么樣。

    多年之后,看柏楊評陳世美該不該認秦香蓮的問題,他這么說,生活中的秦香蓮,肯定沒有戲里面的秦香蓮漂亮,而大凡演秦香蓮的都是名角,是女一號,要形象有形象,要嗓子有嗓子,要錢還有錢;生活中的秦香蓮若像戲里面的秦香蓮那么美,那么有錢,傻瓜也會認。——這有點抬杠和戲說的味道了。

    還是這個柏楊,又說,刀鍘陳世美,我想沒有一個人反對。當(dāng)包公下令開鍘的時候,戲臺上刀光閃閃,一鍘下去,還有血流出。臺下掌聲如雷,女觀眾固然高興,男觀眾也覺得非如此不足以盡其罪。但反對不反對是一回事,照不照著做又是一回事,便是把陳世美先生本人弄去觀看該劇,他也會認為鍘得好鍘得妙。

    可是看完之后呢?他看完了戲,譴責(zé)完了陳世美,還不是該停妻再娶的停妻再娶,該“包二奶”的“包二奶”?爾后還會自我感覺比陳世美高明些,咱只不過包了個“二奶”,至少沒殺妻滅子良心喪吧?啊?

    《秦香蓮》之所以深入人心,久唱不衰,還因為它符合一般人的審美需求:有一個圓滿的結(jié)局。我翻山東地方戲幾個版本的《秦香蓮》,最早的版本是陳世美被鍘之后,皇姑收養(yǎng)了秦香蓮的一雙兒女冬哥與春妹,王延齡則認了秦香蓮作義女。這樣的結(jié)局又太過團圓了,不如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以刀鍘陳世美作結(jié)尾更有力量。懲惡揚善、大快人心也是一種圓滿的結(jié)局。你若不滿足還想讓它再團圓一點,那觀眾擔(dān)心的事情會更多,比方說,皇姑收養(yǎng)了那一對兒女,她若虐待他們怎么辦?王延齡的子女們,見憑空又多了一個女人出來分他的遺產(chǎn),要拿作她呢?沒完兒。將那個鍘人的血淋淋的場面刪掉也不錯。這故事的本身就更動人心魄的了,你沒必要再借助感官刺激來增加它的感染力。

    也是因為秦香蓮的故事太深入人心,難免會讓陳氏后裔及有考證癖的人對號入座及唱反調(diào)。20世紀(jì)的80年代初即有人搞了一出為陳世美正名的戲,說歷史上的陳世美不是這個樣子的,他曾做過縣令,只是得罪了人,才有人編出這出戲來糟踐他云云;可惜沒什么影響,很快即銷聲匿跡了。可見藝術(shù)的真實要比生活的真實更容易深入人心。用生活真實跟藝術(shù)真實較勁,一般都會費力不討好。要么藝術(shù)低下,觀眾不買賬;要么狗尾續(xù)貂,旋生旋滅,回過頭來你還得看正宗的《秦香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宁市| 河东区| 甘洛县| 江油市| 鄱阳县| 读书| 湘潭县| 常熟市| 贵定县| 江都市| 弥渡县| 于都县| 石渠县| 馆陶县| 开江县| 通榆县| 怀柔区| 淮阳县| 尼勒克县| 泰兴市| 周口市| 双流县| 蓬安县| 枣庄市| 侯马市| 盘锦市| 威信县| 靖州| 淳安县| 泊头市| 陆川县| 宜兰县| 土默特左旗| 无棣县| 谢通门县| 金寨县| 许昌市| 鹤岗市| 嘉兴市| 弥勒县| 阿拉善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