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恨交集《尋兒記》-《戲里戲外》
包括京劇在內的所有戲曲中,改編最多、版本也最多的,就我所掌握的資料看,是《尋兒記》。你從它用過的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三進士》《八珍湯》《尋兒記》,幾乎所有的劇種都上演過,說的也都是同一個故事: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山西平陽書生張文達一家逃難途中,張文達被官府拉丁抓走,妻子孫淑林又與兩個兒子走失。后孫淑林路遇長子朱砂貫,遂攜其寄宿客棧,因其病重無錢醫治,又交不起店租,故剪發至長街變賣,不想返回已不見兒子,只得流落他鄉,到處訪夫尋兒。
十八年后,孫淑林賣身入知府常天保家中為奴,因做八珍湯不合常天保口味遭責打,又誤收通判周子卿壽禮被常妻痛毆。孫淑林往周府退禮時,被周妻問出身世隱情,原來周子卿正是次子孔鳳纓,而常天保就是長子朱砂貫。周子卿到常府認母,常天保怕失體面,拒不認母。二人爭執至督察院,誰知督察正是其父張文達!周子卿及孫淑林將事情原委述說一遍,張文達痛責常天保,常妻羞慚無地自容,一家終得團圓。
故事就這么個故事,但劇名不同,側重點也不一樣。京劇《三進士》,突出的是一門三進士對儒學的不同態度。孔子、朱熹在明清時期都是儒家的代表,所以張文達的兒子并不姓張,而分別姓朱和姓孔,劇作者要他們代表整個儒士階層。朱熹好講超于一切事物的“常”理,所以朱砂貫被“常”家收為義子;孔子好尊“周”禮,所以孔鳳纓被“周”家收為義子。在這個儒士家庭的內部糾紛中,常天保(朱砂貫)無疑是被批判者,而周子卿(孔鳳纓)又無疑是受褒掖者,顯示了劇作者尊孔抑朱的立場。
《三進士》的情節與《八珍湯》和《尋兒記》稍有不同,即張文達與孫淑林夫妻離散,不是因為戰亂,而是借貸同鄉富戶常、周二家盤纏,進京趕考,張文達多次落第,久困京華十余年。其間常、周二家上門討債,孫氏無錢還債,常家、周家遂搶去二子,抵還債務。適逢大旱,孫淑林孤苦無依,上京尋夫,病困洛陽,為還所欠飯店的五兩銀子,才賣身常家為奴的。
《尋兒記》從故事情節的設置上,更加合情合理一些,故各地方戲多演該劇,而少演《三進士》。《尋兒記》的主題強調了愛和孝,如孫淑林所唱:“天地間只有兒女不孝順,父母哪有殺兒的心。”該劇乃一老旦戲,孫淑林當然就是該劇所謂的一號人物。其核心唱段,我感覺有兩段,一是她與二兒媳周妻的那段對唱:
孫:十八年前遭兵亂,一家人失散各分西東。
周妻:你丈夫做何生意你可知曉?
孫:被官府抓走后未卜吉兇。
周妻:你身邊可有兒和女?
孫:老身我所生二子俱都有名。長子名叫朱砂貫,次子名喚孔鳳纓。長子生在丁巳年,四月初四巳時生。次子出生歲在戌戊,戌戊年五月端午午時生。
周妻:同胞因何不同姓?
孫:朱砂貫、孔鳳纓乃是乳名。
周妻:老媽媽你可知兩兄弟現在何處?
孫:失散后十八年音信未通。我尋兒吃盡了千般苦,誰知困在了洛陽城。為了找到親生子,我賣身為奴在常府中。只知道常府搶走朱砂貫,孔鳳纓的下落至今不明。
二是周妻將此事告知丈夫周子卿之后,夫妻二人至常府索母;常天保因利祿所惑,拒不認母,反誣胞弟認奴為母;弟兄爭吵不休,扭見督察,孫淑林哭訴前情的那一段:
為娘我懷胎十月將你生,苦心教養一十二春。只因金兵來作亂,夫離子散在松林。逃難路上你染病,我為你求醫服藥苦費心。我為你剪下青絲長街賣,我為你被搶走苦苦找尋。為尋你我才把常府來進,含淚為奴我賣自身。我為你曾把湯來煮,我為你屈受體罰遍傷痕。今日難得見兒面,你就是鐵打的心腸也該認娘親。
為寫此小文,我看過數遍高密的茂腔《尋兒記》。其曲調質樸自然,唱腔委婉幽怨,特別是茂腔中的女腔尤為好聽,給人以悲涼哀怨之感。用莫言的話說,“簡直就是受壓迫婦女的泣血哭訴,那婉轉凄切的旋律,幾乎可以說是通過遺傳而不是通過學習讓一輩輩的高密東北鄉人掌握的”。茂腔的旋律簡單,朗朗上口,很容易上癮,我就看了那么幾次,回來之后,耳邊還不時地響起它的旋律,忍不住就要哼兩聲。其伴奏也好聽,擅長營造緊張、激烈或悲傷的氣氛。特別是二人或幾人對唱的時候,永遠是緊鑼密鼓、緊拉快撥,給人一個雞毛火促的感覺,格外出效果。你比方該戲中的大堂之上,孫淑林哭訴前情之后,狼心狗肺的常天保仍不認母,言道:“無憑無證難相認。”孫淑林遂跪下了:“大人,我這里有小鞋一只藏在身。這鞋是我親手做,穿在腳上還嶄新。常府里搶他掉下這一只……”常府仆人聞聽此言也跪下了:“一只在我身邊存,(為何落在你的手?)我本是常府一仆人,那年我跟隨員外去討賬,在客店搶走一官人。回洛陽官人只穿一只鞋,我把它藏在身邊一十八春。大人若是不相信,對一對兩只鞋不差半毫分。”
督察張文達已認出堂下皆為親人,再三勸常天保認母悔過,待人證、物證俱在、真相大白,仍追問常天保:“她不是你母?”常天保還在那里口吃牙硬:“她不是我母!”又問“她、她、她不是你娘?”“她不是我娘!”張文達大怒:“好奴才——見奴才不相認,倒叫老父氣炸心,走上前來忙跪定——”孫淑林:“問聲老爺你是何人?我是你夫張文達——”家人團聚,夫妻、父子相認,常天保才腆著個臉管孫淑林叫母親——孫淑林一巴掌扇過去:“罵聲奴你心太狠,你縱妻虐母枉為人,我狠心不把長子認,還是我的小兒有孝心。”張文達也怒火中燒:“難怪夫人喜又恨,一母同胞兩條心。常天保,你縱妻虐母可知罪?”常天保連連作揖告饒:“恕兒無知是不孝人。奴才做事實可恨,法律繩對準忤逆人。”遂升堂宣判革掉他的功名,推出去斬了。不想孫淑林又為之求情,振聾發聵的一幕出現了:“霎時間不由我悲感交盡,止不住心酸痛老淚淋淋。天地間只有兒女不孝順,父母哪有殺兒的心。”
——如此,將全劇推向了高潮。
就劇情而言,《尋兒記》的劇名最為合適,《八珍湯》中的八珍湯作為其中的一個道具,作用并不大,你換成其他湯比方疙瘩湯什么的,都無礙劇情,不像《龍鳳面》中的龍鳳面,因為它可以認出一個人或引出一段故事。
看高密茂腔《尋兒記》,讓我記住了兩個人,一是孫淑林的扮演者老旦演員夏美華,二是周子卿的扮演者女小生孫秀芹,唱功好,扮相也好,一看就是名角的做派。地方戲的代表性人物或領頭羊對地方戲的本身真的是太重要了,它不僅決定著劇目的興衰,從某種意義上說,還決定著該劇種的生死存亡,特別在地方戲普遍萎縮的當下,就更顯其貴,既重且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旺苍县|
塔河县|
阳信县|
和政县|
鹤山市|
浮山县|
甘洛县|
廊坊市|
徐州市|
邵东县|
清远市|
三都|
安徽省|
宣汉县|
灵山县|
岑溪市|
会东县|
扶绥县|
永安市|
枝江市|
江油市|
红原县|
德格县|
梁山县|
鹤峰县|
嘉荫县|
绥中县|
南投县|
平昌县|
临城县|
桂平市|
阜新市|
乌什县|
高淳县|
邛崃市|
睢宁县|
凌云县|
同仁县|
阜宁县|
双流县|
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