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所以他們談什么空天母艦、星際探索之類,根本沒有多少人在意,也只是象征性的記錄下來而已。 記者們都等待著王浩接受采訪。 光壓發動機項目組中,只有兩人出席了新聞發布會,一個是朱啟強,另一個就是王浩。 朱啟強很有軍人風范,談的話題大開大合、話音鏗鏘有力,他不斷表達對于未來的信心。 只是,實質內容是根本沒有的。 下一個就是王浩了。 王浩坐在最中央的位置,他拿起麥克風的時候,好多的攝像機迅速指了過去。 很快。 幾乎所有的攝像照相設備都指向了王浩,也讓正在說話的朱啟強有些尷尬,因為他知道自己說什么根本不被在意,干脆來了個簡短的結尾。 當現場安靜下來以后,王浩開口說道,“這次進行的是光壓發動機高空測試,整個測試過程很成功,很順利,每個人都很高興?!? “我們下一步的工作重點就會放在太空測試上,同時我們也會開啟空天母艦的設計研發以及先期制造工作?!? “我們對于后續的工作很有信心!” 他只是簡短說了幾句話,全場的媒體記者們卻非常認真,區別對待的態度讓其他人都感覺很郁悶,因為王浩并沒有說什么新奇的東西,他說的內容甚至已經被別人說過了,可從王浩嘴里說出來,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 王浩簡單介紹了幾句以后,發現自己也沒什么可說的,因為好多內容其他人都說過了。 他就干脆直接跳到采訪環節。 媒體記者們也終于等到了采訪環節,有來自鷹國的記者直接問起了光壓發動機的參數,“我們看到了整個測試過程,直徑120米的光壓發動機非常龐大,但我們看到它很快就飛上了高空。那么王教授,你能不能說一下,發動機的最高載力是多少?” 這個問題提出來以后,很多人都認為王浩不會回答。 即便光壓發動機是正常研發,但一些關鍵的參數不會透露出去。 不過王浩根本不在意,他直接開口的,“我們確實沒有公開過有關光壓發動機的參數,有些內容涉及到保密技術,但你剛才這個問題沒有關系?!? “我可以明確的說,現在我們所制造出的光壓發動機最高載力在10萬噸左右?!? 10萬噸,是理論上的最高載力。 如果讓發動機功率強度達到一定數值,凹面反射鏡內部溫度在7000度以上,就可以推動10萬噸的重量加速升空。 當凹面反射鏡內部溫度提升的時候,發動機的功率也會呈現倍數級的上升,而限制發動機載力的有兩點,一個就是發動機的大小。 發動機的大小,實際上就是凹面反射鏡的大小,當凹面反射鏡足夠龐大的時候,同樣溫度的情況下,內部所能承載的能量自然會更高。 另一個就是激發推進裝置噴口的寬度。 當制造同樣強度的圓形高壓光柱,1米寬和2米寬,后者面積是前者的四倍,所能提供的推力自然也是四倍。 現在光壓發動機受限是因為設備能力,而不是技術限制,技術層面來說是沒有限制的。 當聽到王浩說起載力數值的時候,全場頓時傳來一片嘩然聲。 10萬噸的載力是非常驚人的。 這也就能代表空天母艦最高能建造達到10萬噸,完全不比巨大的航空母艦來的差。 之后有記者又問起了空天母艦的問題,他們希望知道空天母艦設計的進度。 王浩說道,“我們已經確定了空天母艦的基礎構造,外形上會采用環繞凹面反射鏡的艙體設計,同時也會引入最新的引力場技術。” 他只是說了一句話,就引起了全場再一次嘩然。 這一句話透露的信息足以令全世界震驚,因為他明確表示了空天母艦會使用引力場技術,也就表明引力場技術已經可以正式應用。 之前引力場還只是一個新發現而已。 好多記者都忍不住討論起來,“聽王院士這么說,難道引力場技術已經成熟了?” “不可能吧這么快?” “我怎么沒聽過這個技術……不過好像是聽過,是學術方面的吧?” “我知道,這個好像發表過論文,是反重力中心的研究成果,但也只是發現了引力場,利用什么空間……波?” “剛發現的引力場,就能夠應用了?難道他們已經能制造出很高的引力數值?” “如果能制造達到地球表面重力的引力場,豈不是說,未來的空天母艦,將會和科幻電影一樣,人類可以在里面正常行走?” “這實在太夸張了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