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正文卷第五百六十五章達成合作,庫博:這不公平,這是技術傾銷!比爾-布萊恩來了。 尤尼爾-諾沃提尼也來了。 從首都機場下了飛機以后,他們第一時間去了科技部門,但因為沒有提前打招呼,一直在酒店住了兩天時間,才等到科技部門的接待,接待他們的還只是個下級部門主任。 他們倒是沒有白等。 強湮滅力場技術方面,科技部門確實是松了口,也知道布萊恩和諾沃提尼的來意,只是兩人的地位實在差太多,就只是湮滅組織負責人而已,或者干脆就只是學者,接觸更高一層的負責人也沒有意義。 接待人員透露了一個消息,“我們有意加強和歐洲方面的科技研發合作,尤其是在粒子標準模型、量子物理等方向。” “另外,我們正準備籌備大型粒子對撞機項目。” 一句話,讓布萊恩明白過來。 科技部門希望合作的對象是核子組織,國際湮滅粒子組織也只是附帶的,但和核子組織的合作,也不能只是和學者談判。 學者們是沒有決策權的,還是必須官員之間的接觸才能決定合作內容。 這就是試探性質的接觸,并不確定真正要合作。 合作與否還是要看后續的談判、籌碼及需求等等,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后才能做出決定。 比爾-布萊恩明白意思以后,讓諾沃提尼留下來,他自己都快速返回了歐洲,找到了核子組織的負責人,以及重量級的官員說了起來。 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的吸引力太大了,只是放出了消息就吸引了一大堆的學者,也包括有決策權的官員。 這個人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夠在科技方向上,和種花家的科研機構、企業進行合作。 即便不能參與強湮滅力場的研究,其他領域的合作也可以,對他們來說,和種花家進行科技研發合作,百利而無一害。 這是因為世界科技形勢的變化。 現在種花家是具有科技優勢的,包括湮滅科技、超導科技、材料科技等領域,種花家已經領先太多太多,也輻射到軍工科技、高端制造業以及民用電子信息技術等多種領域。 直白來說,種花家已經成為了科技霸主。 科技優勢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好多國家支柱級級的大企業,市場占有率連年下跌,利潤正在快速的下滑。 種花家的企業截然相反,都在快速擴張發展。 這就是科技優勢帶來的影響,而種花家的科技優勢,最核心的就是強湮滅力場技術,強湮滅力場技術支持制造了先進材料,先進材料進入市場讓各領域的科技實現跨越式進步。 由此可見,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的影響了。 對于學者們,尤其是物理學家們來說,區域性強湮滅力場的吸引力就更大了,強湮滅力場內《相對論》已經不適應,就意味著很多去全新的物理發現,只是‘光速提升’一項,就會引起一系列的物理性態變化。 其中可研究的內容就太多了。 巴茲博格-蒙特拉是核子組織的主要負責人之一,也是核子組織派過來的代表,他得知有機會和科技部門合作,合作內容還包括強湮滅力場技術,表現的非常激動和興奮。 近年來,核子組織的情況也不太好。 一個就是常年沒有重要的物理發現,一次次的實驗也只有更高的數據和不確定的結果。 這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核子組織的維持需要花掉大量經費,設備每一次更新換代都是幾十、過百億歐元來計算的,結果卻持續沒有成果,自然就讓組織內部人心渙散,申請經費也變得不容易。 另一個就是湮滅科技的影響了。 國際的目光都放在湮滅科技上,包括反重力、強湮滅力場、一階材料等,都是非常吸引人的內容,被關注的機構也是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甚至是格魯姆湖計劃項目組。 這種科技發展大背景下,想要申請經費就變得更不容易,研究想要有成果就變得更難了。 巴茲博格-蒙特拉來到種花家以后,和好多官員接觸、參與了好幾個會議后,才終于明白科技部門的打算了。 “他們希望重新加入核子組織,并展開粒子對撞實驗領域的合作。” “但不是普通的實驗,而是牽扯到強湮滅力場的實驗……” 后面一條就太吸引人了。 如果只是和核子組織合作,根本沒什么大不了的,牽扯到強湮滅力場就不一樣了。 這也就代表,核子組織能做一些‘想都不敢想’的實驗。 巴茲博格-蒙特拉和隨行官員討論了一下,就決定無論如何也要爭取到合作,其他機構想要接觸到強湮滅力場,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錯過了機會很可能就永遠失去機會了。 要知道,種花家已經確定建造大型粒子對撞機。 等新的對撞機建造好以后,他們就根本沒必要再和核子組織合作,有什么實驗都可以自己做了。 談判,很快開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