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更詳細的了解到合作實驗內容以后,巴茲博格-蒙特拉都差點開口直接說,“你們的一切要求,我們都同意!” 他太激動了。 科技部門提出的是,在強湮滅力場區域內進行粒子對撞實驗,并進行詳細的檢測分析。 這種合作根本無法拒絕。 所有的物理學家都羨慕強湮滅力場有關的研究,他們得知高能所利用覆蓋場力的粒子加速器測定光速,都像是看到有人用金磚蓋房子--太浪費了! 用強湮滅力場覆蓋加速器或是其他區域,可以做太多的實驗,也包括場力中心的粒子對撞。 這種實驗一定會有很多新發現。 到時候,就是全新的實驗、全新的數據,也就意味著全新的發現、全新的粒子物理研究。 談判進行的很順利。 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太重要,即便只是提供相關的設備,也讓科技部門擁有談判的絕對主導權。 最終,雙方達成一致。 種花家方面提供七臺‘3倍率到4倍率’的強湮滅力場設備,每一臺設備制造的力場能覆蓋直徑超過十米的區域。 其中一臺支持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其他的六臺則提供給核子組織用于粒子加速器的改造。 七臺設備,總計費用是120億歐元。 實驗合作方面,種花家會派出80人的學者團隊,分成四個小組參與加入核子組織新的實驗工作,同時還要派出官員參與核子組織的實驗以及管理事務。 80人學者團隊是和實驗直接相關的,還有超過50人的團隊,負責設備的安裝、維護,并監督技術保密工作。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方面也有合作。 科技部門提供的是強湮滅力場設備,而不是技術,自然要派出人員監督后續的實驗。 種花家也成為了湮滅組織的成員國之一,只不過只派出了‘實驗監督人員’,科學家團隊就是象征性的了。 實際上,監督也只是‘表面工作’。 當設備運送到歐洲以后,技術想完全保密是不可能的,只是設備安裝過程中,高壓混合材料的底層布局就會透露出去。 當然,模仿也只是制造出同樣的設備。 在沒有底層理論支持的情況下,想要研發性能更強的強湮滅力場設備,不能說完全不可能,難度系數也沒有降低多少。 大部分監督人員都是去學習的,他們需要在工作的過程中,了解粒子對撞機的運行機制、檢測機制等內容,就可以吸收技術和經驗,轉而用在國內的大型粒子對撞機項目上。 談判結果,三方都很滿意。 核子組織得到了六臺強湮滅力場設備,他們后續可以進行圍繞強湮滅力場展開的實驗,就肯定有很多新的發現。 他們會重新成為‘科研主角’。 國際湮滅理論組織得到了一臺設備,也可以進行全新的實驗,還達成了和核子組織之間的實驗合作。 科技部門的收獲也很大。 首先就是120億歐元的資金,當然加入核子組織也是有付出的,他們確定會分攤核子組織每年百分之十的經費,但支持也只是后續的,平均到每一年也只有幾億歐元。 另外,就是和核子組織的合作,能讓實驗快一點展開,也能吸收經驗來完善國內的粒子對撞機項目。 同時,派出團隊參與實驗,也能培養很多相關領域的人才。 如此多收獲的情況下,付出的也只是一個淘汰、不能用于實際,甚至可能很快被研究出來的技術而已。 …… 當三方的合作達成時,阿邁瑞肯的科研焦點依舊是格魯姆湖計劃組,庫博成為了‘科研明星人物’。 很多人都贊嘆庫博研發的高效,他們成功掌握了直流反重力技術,那么后續就很可能研究出區域性強湮滅力場技術。 “哪怕只是兩倍率、三倍率,也可以了。” “找到方向最重要,只要有了方向,慢慢的就能取得進步,進而掌握更高端的技術。” “庫博的工作還是很成功的……” 當庫博成為了科研明星以后,自然就被媒體大肆報道,他多出了很多崇拜者,甚至有人說庫博是‘阿邁瑞肯的王浩’。 科羅特-詹姆斯就對此調侃道,“阿邁瑞肯的王浩,真是了不起……” 庫博被說的黑了臉。 哪怕也對于研發成功非常得意,他也不敢去自比王浩,更不用說,他不是純粹科研人員,研發事務都是詹姆斯負責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