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正文卷第五百四十九章這不是在做夢吧!陳佳禾找到科技部門,是希望能減少人員調配的名額,得知王浩團隊研發光壓發動機,而且已經進入設計階段,自然就只能帶著失望而回。 等回到了航天局以后,心情就更郁悶了。 鄭主任負責人員調配工作,他對陳佳禾抱怨說,“湮滅科技司的那個保密項目,好多人都報名了,還包括孔主任。” 他緊接著跟了一句,“不過也對,換做是我……也報名,那可是王浩院士的項目,過去什么鍍個金也好。” “上一個大項目是核聚變,有參與人類第一臺控制核聚變裝置研發的經歷,說出去都很厲害……” 陳佳禾聽罷就更加郁悶了。 孔立斌是航天材料研發的負責人,也是航天局的材料院士,就連他都厚著臉皮報名,可以想象其他人有多踴躍了。 直白來說,每個人都想去。 其中有資格去的肯定是航天材料部門的頂尖學者,最少也要擔任研究員五年以上,項目對于人員的要求還有年紀,最高也不能超過五十歲。 這樣的研究員,每一個都是航天材料領域的中流砥柱。 比如,孔立斌。 他恰好擦著五十歲。但是航天材料絕對是小眾中的小 每個人都想去,有資格去的,可都是航天材料大佬。 航天材料的專家,稀有。 材料學是個科研大類,航天材料則是小眾中的小眾,主要還是應用非常受限,只有衛星、火箭、空間站等太空項目,才能用的到航天材料。 正因為是小類,頂尖的人才也是非常稀少的。 “這些人手調配過去,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鄭主任說著直搖頭,“會影響到我們接下來的工作吧?” “這個不好說。” 陳佳禾很被朱老師看好,但實際上,他也只是航天局旗下部門的負責人,沒有權利插手其他工作。 他只能去找朱老師。 朱老師聽到陳佳禾的匯報,臉上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光壓發動機項目,已經進入到設計階段了?” 他確實非常驚訝。 朱老師是知道湮滅粒子技術的,也聽過‘光壓發動機’的說法,當然也包括盛傳的‘空天母艦’。 本來以為都是對于未來技術發展的暢想,完全沒有想到最核心的發動機技術,都已經進入到設計階段。 陳佳禾則是道,“我也覺得不可思議。光壓發動機?根本就不可能實現。” 朱老師并沒有跟著否定,而是問道,“我們的研究呢?下一步是改進空艦飛碟,制造出超越航天飛機性能的航天器,對吧?” “這個研究有準備嗎?什么時候進入設計制造階段?” 陳佳禾張了張開嘴,半天都沒有說話。 “你說啊?”朱老師催促了一句。 “這個……” 陳佳禾猶豫著說道,“設計制造還太早了。我們現在就是在做準備,正在和空艦制造工廠以及研發部進行溝通。” “后續,會對于主要技術進行分析、研究。” “很多人會參與,我們必須先掌握橫向反重力以及超導電池技術,兩個技術是一體的。” “之后才會準備論證……” 朱老師知道正常流程是這樣,他們做研究的基礎,使用的是其他部門的技術,肯定要先消化一下技術內容。 但是,心里感受還是很郁悶。 同樣是做航天方向的研究,王浩團隊研發‘科幻一般’的光壓發動機,并且已經進入到了設計階段。 他們只是在空艦飛碟的基礎上,進行航天方向的改進,大的技術就是擴大空間、添加霍爾推進器,結果他們的研究要進入到論證階段,還需要不知道多久的時間。 雙方的差距也太大了。 當天航天局召開內部會議,朱老師在會議上讓各部門匯報工作,最后大發了一頓脾氣,“還在準備!還在溝通!” “你們這是什么工作效率?” “我們是缺經費,還是缺人手?怎么需要溝通這么長時間,連人家的技術都看不懂?” “你們都是混日子的吧!” “如果誰不想干了,就趕緊主動卸任退休,讓更有精力的年輕人上來,別站著茅坑不拉屎了!” 參加會議的眾人被訓斥的很郁悶。 朱老師也很郁悶。 他是非常欣賞王浩的,認為王浩是最頂級的天才,做湮滅物理相關的研究,讓種花家實現前沿科技的遙遙領先,直接扭轉了頂尖科技上的劣勢,做研究的速度還非常快。 再過百年,他相信王浩會成為‘圣人’般的人物。 當進行同一領域的研究,朱老師就感覺很郁悶了,他們還不能說是競爭對手,王浩給予的壓力還是很大,讓他都感覺航天局可以解散了。 他們做的研究,都可以歸在‘二流科技’上,似乎根本沒有多大意義。 如果是競爭對手,那會有多可怕? 不可想象啊! …… 朱老師說出了恩波利-庫博的心聲。 有了新決策人的支持以后,格魯姆湖計劃組織重新投入到直流湮滅力場方向的研究。 研究組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希望能夠在直流方向有所突破。 結果也還不錯。 他們的研究取得了進展,利用高溫超導材料制造出了直流反重力場,只不過強度有點可憐。 “百分之0.21。” 庫博說起這個數字都有點想哭,但也是他們近來唯一的進展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