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大學講師到首席院士正文卷第五百四十八章這就是科幻想象啊!陳永帥:全憑自愿!光壓發動機設計項目被批準通過,科技部門中包括徐老師、鄧懷真、陳永帥都感到非常驚奇。 同時,他們都覺得項目有些過于科幻了。 陳永帥是湮滅科技司的負責人,光壓發動機設計項目通過以后,他要負責調配研究人員,因為對于研究缺乏了解,他決定特別跑一趟西海。 在路上的時候,陳永帥回想著徐老師的叮囑,“你到西海以后,仔細了解一下他們的研究,我總感覺太超前了。” “以現在的基礎,做這種太超前的研究,有點浪費啊……” “你多看看,也多勸勸王浩。” “了解一下,找找問題,我總感覺這個研究不靠譜。”徐老師說的很認真,鄧懷真也同意他的觀點。 光壓發動機? 那可是實現宇宙航行才能用到的技術。 即便有了湮滅粒子技術為基礎,要夠上制造光壓發動機的標準,不知道還有多少無法攻克的技術難關。 陳永帥也覺得徐老師說的有道理,但他覺得自己能做的就只是了解一下,再多就是勸一下王浩了。 僅此而已。 光壓發動機的項目是自籌經費。 王浩的研究組自己花錢自己研究,科技部門不審批的情況下,他們也可以繼續研究,只是沒有人員調配的支持了。 陳永帥思考著搖了搖頭。 很快。 他就到了西海大學。 陳永帥的到來非常低調,他只帶了助理和其他兩個工作人員,也沒有通知西海大學,就直接來到了梅森數實驗室。 王浩知道陳永帥會來,還是讓人到門口迎了一下。 陳永帥進入實驗室以后,就被保羅菲爾-瓊斯和丁志強,帶著去了研究組的臨時工作間。 工作間是二樓邊側的一個大辦公室,還有持槍警衛守在門口,阻止研究組成員以外的人進入。 陳永帥進了工作間以后,就看到中間的大桌子上,有好多打印出來的圖紙,還有一些是手動畫出來的,他拿起一張仔細看了一下,發現完全看不懂內容,隨后抬起頭才注意到,正對的墻面上有一張超大的圖紙,圖紙上是一個大圓球,標準的直徑有一百二十米。 “這是什么?” 陳永帥只是大圓球問向保羅菲爾-瓊斯。 “光壓發動機啊!” 保羅菲爾-瓊斯理所當然的說道,“光壓發動機就是這樣的。這張圖是主要的框架結構,占據最大體積的圓球是凹面反射鏡結構。” “直徑120米?”陳永帥的表情有些夸張,“看起來像是個大型的體育場……” 保羅菲爾-瓊斯說道,“120米,已經是最小的設計了。實際上,我們最初認為應該建造兩百米以上的凹面反射結構。” “但后來討論認為,先制造一個小型的看看。” “凹面反射結構越大,光源利用效率就越高,120米直徑,效果會差很多,但是目前來說也夠了……” 他說著還無奈搖了搖頭,“能量利用效率倒不是問題。現在這個設計從理論上已經可以推動一萬噸以上的飛船升空。” “但還是太小了。” 保羅菲爾-瓊斯帶著感嘆,從大桌子上找到了一張圖紙,展開以后上面畫著大圓球的前端。 前端是一個大型火箭上方的框架。 “這就是我們設計的空天母艦,可以理解為宇宙飛船。外形上,我們還沒有確定下來。” 話題一下子跳轉到宇宙飛船上,陳永帥感覺有些無法適應。 從進門被保羅菲爾-瓊斯招待,對方的性格和說話口氣,就讓他感覺很別扭,再聽到什么宇宙飛船,他感覺像是和瘋子在打交道。 他忽然想到了徐老師的叮囑。 對啊! 找找問題! “讓他們知難而退?或者打擊一下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知道,什么光壓發動機、宇宙飛船,都只是科幻想象……” “現實是不可能造出來的!” 陳永帥做出了決定,就認真看起了圖紙,馬上就找到問題,問道,“你們這張宇宙飛船的設計圖看起來還不錯,但是,沒有橫向湮滅力場的設計嗎?” 宇宙飛船的上方和大型火箭類似,只不過設計的要大型的多,圓筒直徑都有七十米以上。 圓筒的設計肯定不包括橫向湮滅力場技術。 如果是橫向湮滅力場技術,最終設計肯定會帶有一個‘圓盤’,否則場力根本起不到作用。 保羅菲爾-瓊斯搖頭道,“所以我說,還沒有確定下來。” “我和王浩討論過好幾次船是否使用橫向湮滅力場技術的問題,但最終還是沒有結果,因為飛船在宇宙中航行,并不需要橫向湮滅力場技術,不需要給飛船特別減重。” “橫向湮滅力場技術受到的限制太多了,比如,要使用低溫超導材料,那么飛船中就必須攜帶大量的冷卻劑。” “這是很大的限制。” “橫向湮滅力場技術最大的作用,還是在地面啟動上,也就是從星球表面起飛,用來擺脫引力。” “如果發動機動力充足,就不需要這個技術來減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