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有專家認真分析道,“以這兩個技術為基礎,也只是能夠理論上實現,但安全和穩定性無法保證。” “強湮滅力場薄層能夠湮滅能量,但能夠承載的強度也是存在上限的,另外,裝置本身是用來發電的,如果把大部分能量湮滅,自然就不可能做到發電,能夠維持設備本身運行都已經很了不起。” “另外,強湮滅力場發生裝置本身也存在安全問題。以高壓混合材料為基礎制造的疊加力場,本身就存在安全隱患。” “上方再有核聚變反應……” “難以想象!” “還有,托卡馬克裝置本身就有點理想主義,想要做到離子的完全束縛,需要攻克的難關非常多,只是一個α粒子,就是個大問題。” “……” 有專家認真分析了以后,一些頂尖的決策人士都放心了。 比如,阿邁瑞肯的一號決策人。 種花家擁有了核聚變控制技術,還能應用技術來發電,戰略意義都是非常巨大的。 這也就代表,未來種花家不會再有能源困境。 同時,一號決策人也不由得想到了格魯姆湖計劃項目,想到了負責人加莫夫-沙普利,心情又變得非常的差。 不管種花家的核聚變項目能否完成,最少已經進入到設計階段,強湮滅力場發生技術,也肯定是核聚變設計的關鍵因素。 簡單來說,對方的強湮滅力場技術,已經在理論上能夠應用到核聚變的研究上,而他們的強湮滅力場技術…… 暫時還沒有! 這才是最尷尬的地方。 哪怕格魯姆湖計劃能制造出,和國際湮滅理論組織技術等同的裝置,一號決策人都覺得不會那么尷尬。 畢竟,還是制造出來了。 現在是什么都沒有,而且項目已經花掉了超過兩百億美元。 一號決策人感覺再也不能忍受,他也看到了輿論上的消息,說格魯姆湖計劃什么都沒研究出來,可能是決策者們用來‘騙錢’的項目,甚至還有一些人走在街上舉牌抗議,認為決策者們隨意揮霍納-稅人的錢。 這種背景之下,一號決策人就讓加莫夫-沙普利過來一眼。 兩人單獨談了十分鐘。 加莫夫-沙普利就從里面走了出來,他的表情充滿了低落和哀傷,路過的人都能知道他是個失敗者。 他被解職了。 這并不出乎意料。 實際上,加莫夫-沙普利來見一號決策人之前,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在繼續擔任負責人,甚至不可能繼續留在項目中了。 過去幾個月時間里,他們的研究陷入了停滯。 材料的反重力形態研究幾乎沒有任何進展。 到現在為止,他們也沒有能找到能支持制造強度超過7%以上反重力場的一階鐵基超導材料。 加莫夫-沙普利自己都快失去了信心。 他走出大樓的時候精神恍忽,回想過去一年多時間的經歷,都感覺自己像是一個小丑一樣。 最開始,他信心十足的提出方向,甚至還以王浩作為對手。 結果…… 他也沒什么不同。 加莫夫-沙普利仔細回想了一下,發現自己的失敗也是理所當然。 在湮滅力場方向上,阿邁瑞肯的研究一直都不順暢。 從反重力技術到強湮滅力場技術,主要研究總是能得到大量的投入,但負責人卻更換了一次又一次。 上一個是恩波利-庫博。 恩波利-庫博擔任了國際湮滅理論組織負責人,但因為所制造的設備遠遠落后于種花家,最終還是逃不過被解職的命運。 “現在想想,庫博已經很成功了!” “庫博率領的湮滅組織,成功制造出了強湮滅力場,即便倍率只有4.0,也已經很了不起。” “當時我還嘲笑他的失敗,認為自己肯定能在研究上趕超,結果到現在,什么也沒制造出來……” “或許,庫博會被重新啟用吧?” 加莫夫-沙普利仔細想想,忽然覺得可能性很高。 之前恩波利-庫博被認為是失敗者。 現在他用自己的失敗,證明了恩波利-庫博的成功……當然,一切都和他沒關系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