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開始懷疑人生了。 動力組不說都是精英,但也都是相關的學者,他們花了兩個多星期沒研究出的問題,到王浩那里只用一個小時就解決了? 一個小時時間,大部分還花費在解題和講解上。 換句話說…… 王浩最開始就知道怎么解題,就只是把過程寫出來,再給梅森數實驗室的人講解一下而已。 這差距也太大了吧! 周老師就不理會動力組的心情了。 動力組確定過程和結果正確后,他就馬上交代起了工作,找到計算機組讓他們把答桉轉化為計算機語言。 這樣電子系統能夠做到自動運算,也就解決了空艦-2測試隱形技術的最大問題。 …… 于此同時。 國際輿論依舊圍繞空艦-2的隱形技術不斷發酵。 媒體上鋪天蓋地的報道,讓所有人都知道空艦-2擁有了一種疑似‘制造強湮滅力場’的高端隱形技術。 如此洶涌的輿論之下,有相關大老也站出來表示,“我們正在試驗一種全新的隱形技術。” “這種隱形技術和湮滅科技有關?!? “但這只是正常的技術實驗,是高端科技的探索,和國際局勢無關,也不會威脅……” 后續都不重要了。 相關大老站出來確定消息,一下子就吸引了輿論關注。 雖然網絡上有很多的照片、視頻,大家通過猜測分析也知道消息,但相關大老的表態就直接定性了。 一時間,空艦-2關注度就更高了。 那些專業的機構關心的當然不只是輿論,他們更關心里面蘊含的技術以及能造成的威脅。 技術方面很明確。 空艦-2是以橫向反重力場為基礎,制造出了一定強度的強湮滅力場,從外在來看強度并不高。 有參與過國際湮滅理論組織的專家評估道,“內層強度在3倍率以上,但肯定達不到4倍率。” “這個強度足以湮滅所有電磁波。” “換句話說,所有能夠遠程探測的雷達都會失去效果……” 這就是威脅。 當把技術分析透徹以后,威脅就是實實在在的。 之前空艦-2就被認為是航母克星,因為空艦-2能飛的足夠高,就可以保證安全,載彈量也非常震撼,理論上可以對航母進行覆蓋打擊。 但是,理論畢竟只是理論。 空艦-2攜帶的不可能都是帶有鎖定功能的高端導彈,而不帶有鎖定功能的導彈,投彈就必須要準確。 三萬米高空進行投彈,準確率會低的可憐。 現在不一樣了。 空艦-2有了隱形技術后,無法被常規雷達鎖定,根本不需要高空懸浮,正常徘回在頭頂投彈就可以了。 到時候,就是精準覆蓋打擊了。 面對不能被雷達鎖定、攜帶大量導彈的飛行器,龐大的航母艦體就真成了活靶子。 怎么對抗呢? 他們唯一想到的辦法就是用戰斗機對抗,但空對空導彈無法鎖定目標,就只能依靠飛行員的操作了。 但是,戰斗機的靈活性不一定趕得上空艦-2。 如果對方是夜晚進行突然襲擊,因為雷達無法提前做出警示,他們甚至連反應的時間都不會有。 這還只是針對航母。 “如果空艦-2執行核彈投遞任務,怎么辦?” “反導體系會完全失去作用,軍事基地都會成為靶子,隨意讓對方進行打擊……” “根本無法有效進行防御!” 所有人想想都是一身冷汗,有人不由建議道,“我認為,即將進行的演習計劃可以適當低調一點?!? “對,要低調一點?!? “不能讓他們認為是挑釁……” 其實根本不用去做指揮,演習的負責人威頓將軍早就想好要低調一點了,甚至直接拒絕了所有采訪。 之前采訪是計劃之中的。 他們進行公開的演習,就是為了達到威懾的目的,再讓記者公開來采訪、拍攝,就能達到向對手展示武力的目的。 現在不一樣了。 當得知對方擁有對自身形成覆蓋打擊的能力,發起演習時的心態頓時就不一樣了。 這就像兩個人有了矛盾,一方朝著對方展示強壯肌肉。 另一方,直接掏出一把槍。 這怎么辦? 只能低調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