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絕對可以稱作是‘超級武器’。 《F射線持續性做進一步研究》申請書,很快被提交到了軍-方以及科技部門,上級負責人徐老師和張將軍都看到了報告。 他們的反應都一樣。 “這是真的假的?” “超級武器?也太夸張了吧!F射線還能持續,還能轉角度?” “什么空中目標,都會變成靶子吧?” “太夸張了!” 雖然申請書內容寫的非常驚人,但因為王浩也是申請人之一,可信度自然就大大提升。 徐老師和張將軍商議一下,就決定一起過去看看。 于此同時。 王浩沒去等上級部門的反應,就已經回到了西海大學,他先是去了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去看一下新團隊情況。 新團隊,就是湮滅力場材料實驗組。 實驗組的負責人是盛海亮,其他成員也都來報道了,總計有二十三,被分成了三個小組。 他們的工作地點暫時還是在反重力性態研究中心。 之前何毅一直在負責湮滅力場材料的實驗,他已經有很多工作經驗了,現在只是把工作交給新的實驗組。 好的在何毅的幫助下,盛海亮很快就適應了工作。 王浩到研究中心見了盛海亮,又見了其他的新人,他簡單發表了講話,就是強調湮滅力場材料實驗工作有多重要。 他確實對于新實驗組工作很期待。 王浩一直希望能以金屬材料為基礎來制造強湮滅力場,對比高壓混合超導材料來說,金屬超導材料的優勢太大了。 比如,電流承載能力更強。 從理論上來說,更強的電流承載能力,也就意味著內部存在更多的半拓撲結構,并使得制造出的湮滅力場強度更高。 另外,金屬超導材料使用對環境需求低,制造強湮滅力場發生設備的成本也會大大降低。 從理論研究的角度上來說,能以一階鐵元素制造出強湮滅力場發生的基礎材料,對于探索特意現象、破解一階元素奧秘等,也會帶來非常大的幫助。 這些都是優勢。 當然了。 新的實驗組想要真正的發現,還需要時間以及很大的運氣成分,王浩短時間內倒是沒什么期待。 在完成F射線新技術的研究后,他就回到大學里進行常規的研究,大部分時間都是和黃震、丁志強、海倫以及保羅菲爾-瓊斯等人,一起進行湮滅理論以及相關實驗現象的理論探討。 下午。 王浩正躺在椅子上,悠閑的喝著咖啡、看著電影。 丁志強走進辦公室高喊了一聲,“王老師,有新發現,可能和特異現象有關!” 王浩頓時坐了起來,問道,“什么發現!” “看這個!” 丁志強把平板電腦遞了過來,上面顯示的是新發型的《材料物理》的電子期刊。 其中有一篇研究論文,名字叫做《一階鐵元素外層電子異常研究》,是R本國立材料研究所的栗村吉雄完成的。 栗村吉雄研究一階鐵元素的過程中發現,一階鐵元素的外層電子活躍性‘不合常理’。 這種不合常理性表現在很多方面,比如,一階鐵元素更穩定的化學性態,比如,其金屬化合物擁有比常規鐵更低的電阻值。 研究中列舉了很多物理特性。 當對于這些物理特性做對比的時候,就發現有些物理特性表現是相反的。 比如,更穩定的化學形態,可能會意味著更高的電阻值。 這一條結論并不是肯定的,但好幾條放在一起,給人的感覺就很不一般的,對比其他常規元素的特性來說,“一階鐵元素以及其金屬化合物,電阻值理應更高而不是更低。” 這就是問題所在。 經過多個方面的論證以后,栗村吉雄的研究得出‘一階鐵元素外層電子活躍性異?!慕Y論。 “我覺得,這可能和特異現象有關!” 丁志強道,“這個研究找到了異常的地方。如果是常規的元素,外層電子不可能如此活躍。” 王浩思考著問道,“如果外層電子活躍,一定程度上,也可能會代表其化合物性態不穩定吧?” “對?!? 丁志強用力點頭,“但是,一階鐵的化合物,甚至要比常規鐵化合物性態還穩定的?!? 他說的是化學鍵的穩定。 化學鍵的穩定表現就是,想要讓化學鍵分離就需要更大的能量,通過化學反應分離也會釋放更大的熱量。 王浩仔細思索著,忽然想到了另一個實驗。 何毅做湮滅力場材料實驗的時候,就發現有些一階鐵材料表現出的反重力特性很不一般。 在超過臨界溫度幾十K的時候,材料就能制造出微弱的反重力場。 兩者,是否有聯系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