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浩就沒有這些煩惱了。 在第一期《湮滅物理與理論》發布后,他只是關心了一下學術界的反響,發現沒什么問題以后,就沒有再繼續關注了。 王浩也知道天文物理學界的爭議,但他只是帶 領團隊研究理論而已。 天文物理引入湮滅理論,認可《宇宙膨脹論》,又或者不在意湮滅理論,繼續原本的研究方式,都和他個人沒什么關系。 畢竟,他只是研究湮滅理論,而不是研究天文物理。 王浩的生活倒是非常清閑,主要就是因為,湮滅物理實驗上達到了一個極限,暫時想不出什么新方向。 以他們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確實可以拓展很多方向。比如,一階鐵元素拓展的材料學方向。 再比如,《宇宙膨脹論》拓展的天文物理方向。 但不管是材料學還是天文物理,都不是王浩的主要方向,他主要從事湮滅理論、超導技術等研究,不會轉而去做其他方向的研究。 現在主要限制研究的還是技術問題,他們所能制造的湮滅力場強度達到上限,就不能批量的制造一階鐵元素,激發出的一階能量波也極為有限。 在理論的探索方向,想找到新的方向也很不容易。 所以,王浩干脆過上了輕松的生活,連續半個多月都像是普通上班族一樣,早上來到實驗室打個卡,下午早早的就回家休息,晚上則是和蘇映雪膩在一起,順帶發泄一下多余的精力。 咳咳.... 這種輕松的生活,讓人感覺身心舒暢。 但是,輕松的時間一長,王浩還是忍不住考慮研究問題。 當前阻礙研究的就是技術問題,他們在短時間內無法制造出的更強的湮滅力場。 現在支持制造強湮滅力場的混合高壓材料,已經是最優的材料配比了,想要再提升強湮滅力場強度,就只能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個是提升螺旋力場強度。一個是制造五種疊加設備。 前者對于湮滅力場增強的效果極為有限,后者倒是能有很大的提升,但需要的經費是海量的。 那不止是經費問題,還有時間問題,制造設備也需要很長時間。 強湮滅力場研究有個很重大的問題,就是大部分投入都是科研性質',想要研究出有經濟或軍事價值的技術,一定程度上就是看運氣。 這種純「科研性質'的研究,要獲得高經費也是可能的,以王浩的個人影響力來說,申請個幾百億經費,根本就不是問題。 問題在于- 即便是申請到幾百億經費,制造了新的強湮滅力場設備,研究就能有質的提升嗎? 那可不一定。 比如,現在的強湮滅力場數值是10點,制造新設備以后,強湮滅力場數值也許只有15點。 15點比起10點,數值上確實是有了提高,但后續的研究是否能有質的突破很難說。 投入幾百個億,結果什么也沒有.....那自然是虧本買賣。 這也是王浩遲遲沒有申請高額經費去制造五種疊加力場設備的原因。 「那么,是否有其他方法,能制造出強湮滅力場呢?」 王浩仔細思考著,他從超導基礎理論到反重力技術,再到外層強湮滅力場問題,都仔細想了一個遍,還是感覺沒有任何收獲。 「哎~~」 他長長嘆了口氣,忽然用力抿了抿嘴。「對啊!」 「有辦法,可以試試!」 王浩忽然想到了系統任務,就干脆建立個任務試試—【建立任務】 【任務五】 【研究項目名稱:一種制造出強湮滅力場的新技術(難度:s)。】 【靈感值:0。】「s級難度?」「竟然....」」 「——可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