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浩笑道,“我就是看了那份報告,才確定過來看看呢,你們的開放式設計確實很難實現,但恰好和我在做的研究有關,也許可以結合在一起。” 他并沒有做更多的解釋。 張希勤和竇延對視一眼,都已經明白過來。 現在國際上最重大的話題就是反重力飛行器,飛行器的研究并沒有公開相關人員,但很可能就和王浩有直接關系,因為反重力的研究就是王浩負責的。 那么王浩所說的研究,很可能就是反重力飛行器。 “如果把開放式電機設計,放在反重力飛行器上,也就是把冷卻體系,和反重力的冷卻體系放在一起……” 竇延思考著都有點激動了。 他沒有想到自己的研究有一天,能夠應用如此高端的科技上。 這個事情夠他談上一輩子了! 當然,短時間因為牽扯到保密問題,肯定不能隨便透露出去,可單單是想一想都足夠讓他激動了。 等到了機械動力實驗室以后,竇延很干脆的拿出了詳細的設計方案,他們提交上的設計報告只是簡略版,還有一些信息并沒有特別寫上去。 竇延拿出了設計方案以后,詳細的給王浩做講解。 他講解著還嘆氣的道,“這個開放式設計確實很不錯,但想要實現難度實在太大了。” “雖然我們無法制造出樣機,也無法實驗,但只要想一下就知道,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難題。” 王浩跟著點頭。 其中的問題有不少,冷卻系統控制是繞不過去的,還包括功率控制,尤其是高速旋轉以后,想要控制功率傳輸并不容易。 其實就和smes技術儲能線圈的失超保護問題類似,超導線圈高速旋轉運作的時候,控制系統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王浩和竇延談了很多專業性問題,最后則是帶走了所有的設計方案。 這對竇延也是有好處的。 如果他的超導電機設計方案被啟用,上級部門也會給一定的獎勵,成果被確定記錄下來,后續再申請項目都會容易很多。 …… 王浩帶開放式電機的設計方案,回到了西海的反重力飛行器實驗基地,隨后就找了十幾個電力專家,一起討論起這份開放式電機的方案。 他們的研究組陣容,可要比竇延的團隊強太多了。 其中每一個參與的人員最低都是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級別,而不像是竇延的團隊,還有一些是學生。 這一大群專業人士,一起討論一個設計方案,很快就找出了方案的問題,并且論證怎么樣去修改、完善。 但是有些問題還是無法解決,王浩就讓每個人拿出方案,一起去討論一起想辦法,針對整體的設計以及每一個問題,都詳細的進行論證。 本來只有三十幾頁的設計方案,從第一頁開始就被修改添加,后來慢慢的就變成了五十頁、一百頁。 這樣的討論持續了一個星期,設計方案也變成了一大疊。 王浩敲定了最終的方案,就馬上的分配起工作,讓其他人針對每個部件,重新進行整理并提交上來。 之后就是找合作工廠制造了。 雖然只是制造一個超導電機樣機,但每一個部件分配下來,也需要二十七家工廠,最難制造的部件,還是最重要的線圈,需要半個月時間才能完成。 在所有工作都完成以后,接下來就是等待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