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同時,他們都被孤立了。 兩人的團隊被孤立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上一次東港舉行的超導會議,他們就是眾多超導領域學者的‘領頭人’,并且公開的和王浩‘勢不兩立’。 雖然沒有明確的這么說,但他們確實是這么做的,而且也都上臺明確說了要申請的項目。 當時參會的學者們都認為,兩人以及其團隊不會加入到王浩的項目中,完全沒有想到他們都申請加入了。 “這兩個家伙,說難聽一點,就是不要臉啊……” “還說什么自己去申請項目,結果呢?王浩說明了項目以后,他們直接加入了。” “他們兩個大型團隊,可都是超導研究的領頭羊,結果為了經費還這樣做。” “是啊……” 汪承林和杜建華也都感覺非常的尷尬,他們都非常后悔當什么‘領頭人’,也知道申請加入王浩的項目會面對什么。 但是,在龐大的經費面前,面子算什么? 他們都是大型科研團隊的負責人,必須要為團隊去考慮,肯定要爭取更多的經費,才能讓團隊生存發展下去。 汪承林和杜建華不在乎其他人怎么看,能爭取到項目才是最關鍵的。 他們見到彼此才是最尷尬的。 兩人來的時候正好碰到一起,相互尷尬的沒有說一句話。 汪承林朝著左側撇了一眼,不屑的想著,“早就知道,這家伙就完全不可信,還說什么絕對不加入項目,純粹是說給我聽的!” 另一邊,杜建華也想著,“汪承林這家伙就是沒有節操,一點做人的基本原則都沒有,上次估計就是故意騙我的,好在我沒上當!” 兩人對視一眼,互相冷哼一聲不屑的扭過頭。 這次他們是直接競爭對手! 科學基金會公布了總經費超導三十億的研究項目。其中有個最大的項目,總經費高達七個億,內容是研究探索幾種超導材料的電子波特性。 研究超導材料的電子波特性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內容,同時也是所有項目中最重要的。 只要深入了解超導凝態物理以及半拓撲理論,就知道研究直接關系到關聯構架電子波和超導微觀形態的橋梁。 以此為基礎,就可以加以拓展來溝通超導凝態物理以及半拓撲理論。 當然,想要在理論層面上進行溝通完善,過程也是非常復雜的,單單靠實驗研究是不可能的。 但項目并不需要做太多的理論分析,因為核心理論工作都是王浩的團隊來完成的。 杜建華和汪承林都希望能拿到七億的大項目。 八點半。 王浩到達了會場,好多學者頓時迎了過來,其中也包括杜建華和汪承林。 每個人對王浩都非常熱情。 整個項目就是王浩申請下來的,他掌控著項目自然就能決定項目分配問題。 換句話說,王浩就是項目分配最重要的評審。 王浩和學者們寒暄了一陣,也差不多到了時間,就上臺對于項目整體進行了解釋。 “我們的研究主要目的,就是以新型超導材料的特性,來溝通半拓撲理論和常規的超導凝態物理理論。” “從微觀的角度上來說,就是溝通原子構架和電子運動之間的關系。”m..??m “超導機制是個很大的領域,不管是半拓撲理論,還是超導凝態物理,都是單方面的解釋,而我們則是要把兩者結合在一起……” “接下來,我解釋一下其中最重點的幾個項目方向……” …… 在一系列研究項目中,最重要的是七億經費電子波研究的大項目。 其深層的研究不只是對于完善超導機制很重要,后續還可以根據實驗研究結合半拓撲理論,展開去論證電磁力以及導電機制。 電磁力以及導電機制,是基礎物理的問題,從微觀的角度去論證,某種程度上來說,等于是溝通了微觀和宏觀力學問題,一定程度上,也是促進物理的大一統。 “這個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的不止是實驗,牽扯到底層的解析,難度也很高,我們需要的不止是幾種電子波……” 王浩針對最大的項目解釋了近一個小時,如此可見,對于項目的重視程度了。 會場內的學者們,也都聽的非常期待。 如此重大的項目研究,可就不只是經費的問題了,研究能有重大的成果,對個人也是個巨大的提升。 當然了。 他們也知道項目還是做實驗研究,后續的理論研究還是靠主團隊,包括鄧煥山的實驗組、反重力組,以及王浩的研究組來完成。 有資格申請七億大項目的,其實就只有三個人。 一個是基礎科學中心的汪承林,另一個是超導重點實驗室的杜建華,最后則是東港超導研究中心的賀峰。 和前面兩個人相比,賀峰相對還是要差一些的。 等上午的會議結束以后,杜建華、汪承林以及賀峰,就一起找到了王浩,談一下最大項目的問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