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反重力磁懸浮列車,技術核心說起來也是很簡單的。 核心技術就是在磁懸浮技術的基礎上,依靠制造橫向交流重力場,來大大降低列車底部所受到的重力,就能夠讓列車的整體重量大大減輕。 磁懸浮列車的大部分重量,幾乎都集中在列車的底盤上,包括起到懸浮作用的系統包括復雜的電磁系統,等等。 列車上方的重量,相對于底盤就差的太多了。 包括列車的廂體、電路構造以及其他結構,也包括所有的乘客人員等,重量能達到底盤的五分之一就很不錯了。 如果能夠給列車底盤減重百分之八十,列車整體重量就會大大的降低,利用和軌道之間的強磁性,列車自然就很容易懸浮起來。 同時,列車運行中途不需要太強的磁性,耗能量自然也會降低不少,也能減少后續的維護費用。 等等。 王浩仔細思考著,覺得反重力磁懸浮列車是很有潛力的,怎么也不比超導磁懸浮列車來的差。 當然,反重力磁懸浮列車還只是個想法而已。 想要真正去制造反重力磁懸浮列車,首先需要的做的是,完善橫向的反重力技術。 這還需要不斷的實驗、研究。 雖然相關的技術還不成熟,但因為不是直接制造研究,想法是可以提出來的。 王浩覺得可以和徐保功談一下自己的想法,以便提前做一些研究準備工作。 會議結束。 好多參會的人都在談著超導磁懸浮列車項目,也有不少人圍在了王浩旁邊。 他們一邊說著王浩評上院士的事情,也同時談起了最新型的超導材料。 超導磁懸浮列車項目通過,最主要就是因為研制出了臨界溫度超過120k的超導材料好多人都關心新型的超導材料什么時候才能夠投入到大規模的制造。 王浩說道「如果你們去西海看一看,也差不多能知道了。 「現在新的工廠正在建造,實驗室這邊的技術已經成熟了,就是一些關鍵的制造步驟,還需要引入設備、仔細研究改善方法。「 「我估計正式制造,最少要明年年初才能開始,但即便是正式制造,新材料也是供不應求的,最先供給的還是實驗機構。「 這是事實。 國際都在關注超導材料工業公司的新材料,新材料制造出來根本就不愁銷路,優先供給的肯定是實驗室和國防科技。 之后的才會供給一些國內的大型項目。 換句話說,即便超導磁懸浮列車項目論證成熟,短時間也根本拿不到新材料,半年之內連初期的項目實驗測試都做不了。 負責人廖光遠,則更在意王浩對項目的態度,「王院士,你覺得這個項目怎么樣?「 之前廖光遠有問過同樣的話,但王浩給出了否定的答案,當時并沒有什么新材料,而是主要應用低溫超導材料。 現在變成了高溫超導材料,情況完全不一樣了。 王浩點頭道「這個項目是沒什么問題,科技部已經審批通過,等待新材料就好了。「 廖光遠頓時露出了笑容。 王浩忽然開口道,「廖院士,你帶隊制造過實驗車,對吧?「 「當然了。「 廖光遠自信的笑道,「十幾年前就有樣車了,當時我和其他人一次次的測試,技術才慢慢走向成熟。「 王浩點頭道,「那你對新型的列車研究有沒有興趣?「 「新型列車?」廖光遠有些不明白。 「一種新技術......」 尹王浩沒有做詳細 解釋,而是笑道,「也許以后,我們有合作的機會!「他說完就離開了會場。 廖光遠則是一頭霧水,完全弄不懂他在說什么。 王浩并沒有直接離開,而是找到了徐保功,他在會場邊側的樓里說起了自己的想法那是有關‘反重力磁懸浮列車,的內容。 徐保功只是想問一下王浩對于項目的看法,完全沒有想到王浩會提出一個全新的想法「反重力磁懸浮?「 「你已經看到我們的橫向力場實驗了,減重能夠達到八十以上。「 王浩道,「如果把這項技術運用在磁懸浮列車上,就可以讓列車大大的減重,那么就可以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讓列車直接懸浮起來。「 「這會大大減少磨損,降低后期的維護保養費用,同時還可以讓列車變得更靈活。」 「雖然沒有做過詳細的數學論證,但我認為這項技術可以降低能耗。「 徐保功思考著點了點頭,他去旁觀了制造橫向力場的交流重力實驗,當然知道橫向場力的技術,但聽到說技術要運用在磁懸浮列車上,確實感到非常驚訝。 哪怕反重力的研究再高端、突破再多,他一直都覺得是屬于未來科技,而不是現在能夠應用的。 現在聽王浩說起制造反重力磁懸浮列車,他才發現反重力技術確實可以應用起來。 徐保功深吸了一口氣,覺得自己需要消化一段時間,「你這個想法確實挺好,但還是要仔細想一想。「 「這可是反重力技術,是否公開使用,也不是我能決定的,必須要開會討論。「 「但是,我覺得沒有太大問題,尤其還牽扯到了磁懸浮列車......」 徐保功并不擔心技術保密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