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建榮看到了比爾卡爾以后,馬上就打電話找到了欒海平,隨后兩人就聚在了一起。 “你確定沒有看錯?是考切爾-比爾卡爾?水木大學的那個?”欒海平根本不知道消息。 他聽到朱建榮說的話,感到很是震驚。 朱建榮很肯定的點頭,“我沒見過比爾卡爾本人,但是看過新聞、看過照片,剛才我還重新看了一下,肯定是他。” “我怎么不知道呢……” 欒海平自語的說了一句,頓時就想到了關鍵的地方。 王浩! 這次肯定是王浩的私人邀請,而不是學校方面的邀請,才不會和學校招呼什么。 但是一般情況下,比爾卡爾這樣的頂級數學家,去哪一個學校都會被熱情的招待。 現在他們有些措手不及,不知道具體是該怎么做,是過去招呼一下,還是說當做沒看見? 欒海平忽然想到了一個關鍵問題,“王浩邀請比爾卡爾來,估計應該是談數學問題吧,那么他會不會把比爾卡爾邀請……” 他說著猛地瞪大了眼睛,“不會吧!” “什么不會?”朱建榮有些不明所以。 欒海平道,“之前王浩問我說邀請一個教授,能不能給待遇?我以為他邀請的是首都大學的田虹教授,不會是比爾卡爾吧?” “想什么呢!哪有這種好事!”朱建榮馬上否定說道,“像是比爾卡爾這樣的頂級數學家,可不是想邀請就能邀請到的?!? “而且他即便想來我們學校,估計也會有很多問題,不可能說邀請就來的?!? “也對。”欒海平覺得自己有點想多了。 和水木大學的環境比起來,西海大學幾乎沒有任何優勢可言。 對方來西海大學也是沖著王浩來的,只是一起研究數學問題,根本沒必要留在西海大學。 …… 王浩可就沒這么多想法了,他確實想過邀請比爾卡爾來西海大學,但現在還沒有到那個程度。 他暫時只是和比爾卡爾一起做研究。 比爾卡爾來到西海大學的感覺還不錯,他本來以為到大學以后就會有熱烘烘的招待。 他不習慣那種場面。 多數純粹的學者都不喜歡復雜的社交場面,他只是過來和王浩討論問題,僅此而已。 現在比爾卡爾反倒感覺很輕松,沒有熱烘烘的招待,也沒有記者過來采訪,自由自在的和王浩待在一起討論,就是最好的環境了。 同時,比爾卡爾也對于王浩的研究非常感興趣。 當聯系到國際上的報道時,他感到非常的震驚,他沒有想到王浩的研究關系會這么大。 現在新聞上還有很多報道,其中的關鍵詞包括‘反重力’、‘超導機制’、‘王氏幾何’等等。 比爾卡爾知道他們做的研究,肯定和超導機制的底層數學邏輯有關,而且是存在直接的關系,是后續研究中基礎的基礎。 這讓比爾卡爾感覺很新奇。 他一直做的都是代數幾何的研究,關注的是高維度雙有理幾何中的極小模型問題。 這些問題光是題目就是大多數人看不懂的,甚至在數學研究中都屬于小分類,他研究的問題是近二十年才提出來的,工作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對于‘極小模型體系’的構建。 這種研究類型屬于數學基礎中的基礎工作,和應用幾乎不會存在任何性質的E關聯。 比爾卡爾完全沒有想到的是他的工作有一天能夠和尖端科技領域的研發工作聯系在一起。 超導、反重力,多么吸引人的詞匯! 這對于比爾卡爾來說是一種新的體驗,所以他才會非常的感興趣。 …… 就像是比爾卡爾的感受,新聞上到處都是和反重力、超導有關的消息。 以交流重力實驗為基礎,去研究超導的理論機制,成為了國際物理界的熱潮。 消息發布的影響力還在持續發酵。 很多的學者都仔細研究公開資料,同時也研究王浩公開的理論信息,他們很快就意識到,研究其實分為兩個方向。 一個方向是做交流重力的物理實驗,來進行凝態物理的研究。 另一個方向是支持研究的數學理論構建。 “在這項研究上,數學構建,比物理實驗更加重要?!逼樟炙诡D高等研究院教授阿克薩伊-文卡特什接受采訪時說道。 阿克薩伊-文卡特什,是奧國籍印裔數學獎,主要研究領域包括計數、自守形式的等分布問題以及數論、拓撲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