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在郵件的相互交流中,王浩也感覺收獲很多。 他明確了研發的主方向。 建立任務-- 【任務二】 【研究項目名稱:構建單方向的半拓撲體系(難度:S)?!? 【靈感值:0。】 …… 水木大學。 考切爾-比爾卡爾給學生上完了課,回到辦公室的路上正好碰到了邱成文,他們就一起說了幾句話。 邱成文說起了王浩最新的成果,感嘆道,“王浩實在是太讓人驚訝了,我完全沒有想到,他去做物理的研究,結果竟然研究出了一個超導定律?!? “當時看數學家大會,他作報告的時候,還以為他會以這個方向去慢慢探索電磁力的問題,結果出了這么一個成果,估計能拿諾貝爾物理學獎吧?” “菲爾茲加諾貝爾,他也成史上第一人了。” 邱成文的話語中滿是感慨。 比爾卡爾感興趣的說道,“王浩確實是一個天才,他最近在研究以代數幾何為基礎,去構建新的拓撲體系。” 他不充了一句,“這個研究可能和他的王氏幾何有關?!? “你怎么知道的?”邱成文有些驚訝的問道。 比爾卡爾笑道,“最近我一直在和王浩用郵件聯系,他問了我很多高維度雙向幾何方面的問題。” “哦?” 比爾卡爾繼續道,“他還說過一陣子要來首都,和我當面交流,并希望和我共同進行研究,我對這項研究很期待。” 邱成文聽罷點了點頭,他思考著正準備走開,忽然想到了離開的林伯涵。 林伯涵是和王浩一起做拓撲相關的研究,王氏幾何的論文上還有林伯涵的名字,他選擇去西海大學可以說是正確無比。 現在換成了考切爾-比爾卡爾…… 比爾卡爾是菲爾茲得主,代數幾何的超級專家,肯定不是林伯涵能相比的,但對方可是王浩啊! 邱成文的心臟一顫,忽然有種不祥的預感。 …… 凝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 有關交流重力研究的技術交換談判一直在持續著,談判的雙方都有自己的需求,同時,也互相不信任。 這就是矛盾的地方。 阿邁瑞肯團隊的需求,就是希望能夠得到超導理論機制研發和交流重力實驗有關的部分,換句話說,他們想知道怎么做后續研究。 國內團隊的需求就是想得到提升交流重力強度有關的技術。 在交流重力的研究上,阿拉莫斯實驗室進行了很多年,也肯定投入了大量的經費,他們的主方向是交流重力強度,自然在這方面有著很高的技術水平。 王浩也希望得到阿拉莫斯實驗室提升交流重力強度的技術。 交流重力實驗才是根本。 其實他和菲利普-羅雷爾的判斷類似,都認為反重力強度肯定有一個極值,但他不認為會是百分之四十,而是要高的多。 如果相關的研究能夠達到極值,那么最少在交流重力場強度研究上,就已經走到了頂峰。 當然了。 即便是能夠研究到極致的水平,交流重力技術依舊沒有應用的可能。 這樣技術想要實現應用,前提必須是超導技術大規模普及,否則光是成本一項,就根本是不能接受的。 不過,有了交流重力的研究做基礎,在繼續去研究超導技術,相對就容易了許多。 國內團隊想要技術。 阿邁瑞肯的團隊想要理論,想知道怎么去結合實驗進行后續研究。 如果換做是互信的對手,雙方肯定能夠就快速達成一致,但正是因為雙方的不互信,根本不會亮出自己的底牌,結果談判遲遲沒有進展。 國內團隊的代表針對爭議問題,直接去咨詢了王浩。 王浩給出的答案是,“理論,再包括實驗方法都可以給,最好是能直接公開,但是技術不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