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坎貝爾工作了十幾個年,已經做到了主編的位置,他針對每一份投稿,審稿都會很非常的專注。 這很不容易。 每年都有過萬篇高水平論文投往《自然》,物理類論文也有幾百篇,還只是‘高水平’論文,低水平和普通論文更是不計其數。 這天坎貝爾正常的進行審稿,忽然看到一篇提交上來超導論文,名字叫做《超導定律與臨界常數》。 他掃了一眼都驚住了。 超導定律? 臨界常數? 這幾個單詞放在一起絕對非常了不得,正因為非常了不起,一般的稿件看到都可以直接放進垃圾箱。 就像是給頂級期刊投稿世界著名猜想證明一樣,類似的論文一直都有很多,但百分之99.9以上都沒有任何意義。 不過出于謹慎的原則,坎貝爾還是再看了一眼,隨后就被作者的名字吸引住了。 “一作是,王浩?” “這個名字好像很熟悉?來自中國西海大學物理實驗室?西海大學、王浩……” “最年輕的菲爾茲得主!” 坎貝爾猛地瞪大了眼睛,他反應過來迅速把論文下載下來。 如此重大的研究論文,換做是其他小機構的研究,根本就不用理會,但加上王浩的名字就不一樣了,菲爾茲得主的投稿是能隨便刪除的嗎? 即便想不通為什么一個菲爾茲得主,會給《自然》雜志投稿一篇物理論文,但是內容也必須要看看的。 很快坎貝爾就被內容吸引了。 里面說的是進行了一系列的實驗,以建立‘微觀形態’的方式,對于超導現象做出了解釋,并完成了一個列式。 “用這個列式,和上面說的常數,結合微觀形態框架分析,就能計算出單元素的超導臨界溫度?” “這怎么可能!” “如果是真的,超導的機制邏輯豈不是被破解了?” 坎貝爾下意識就是不相信,但考慮到是最年輕菲爾茲得主的論文,他還是把論文繼續向上提交。 論文很快到了總編瑪格達萊娜-斯基珀手里。 作為《自然》雜志的總編,瑪格達萊娜-斯基珀很少會負責審稿工作,能送到她手里的稿件也是非常稀少的。 所以針對下一級提交上來的論文,瑪格達萊娜-斯基珀都會非常的重視,因為每一個都肯定是重大研究。 瑪格達萊娜-斯基珀看到論文內容的反應和坎貝爾是一樣的,像是這種論文,只是查看也無法確定真假。 她馬上聯系了相關領域的專家,牛津大學的教授塞穆斯-艾瓦特。 塞穆斯-艾瓦特是一名凝態物理專家,也是《自然》雜志特邀評審。 塞穆斯-艾瓦特查看了論文以后,也對于內容感到非常的震驚,他試著去理解‘微觀形態’,想以此來做出計算的,后來發現牽扯到數學拓撲問題,因為涉及到審稿保密,又聯系瑪格達萊娜-斯基珀說了自己的需求。 瑪格達萊娜-斯基珀又聯系了一名拓撲領域的數學家斯蒂文-戴維斯。 斯蒂文-戴維斯和塞穆斯-艾瓦特湊在一起做計算,因為內容實在很震撼,他們甚至連續計算了七個小時,利用上面說的方法、公式以及常數,連續計算了鋁、鎢、鋅的超導數值。 再比對確定的數值,發現偏差不到百分之一。 “鋅,也是正確的!” “我們已經連續做了三次計算,都沒有任何問題,相信其他超導金屬也沒問題,換句話說,這是真的?” “真的存在所謂的超導定律?” “元素的超導特性能計算出來,那么以后化合物、有機分子也肯定能計算出來,超導的機制豈不是等于破解了?” “我現在非常肯定,這絕對是超導領域幾十年間最重大的進展,要比巴丁、庫珀和徐瑞弗的工作還要驚人!” “這是個諾貝爾級的成果……” 斯蒂文-戴維斯和塞穆斯-艾瓦特對視一眼,滿眼都是深深的震撼。 他們知道,只要論文發表出來,影響力絕對會非常巨大。 物理界新一輪超導競賽,馬上就要到來了! (求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