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可能是昨天聽了一遍,再聽一遍就理解了,這種復雜性問題就是要多思考,多聽……” 馬丁-海爾想著。 其他人也只能得出類似的結論,理解了王浩講解的難點以后,其他就根本算不上問題了。 馬丁-海爾發現自己不用再聽了,他早就已經弄明白其他內容,就干脆翹起了腿左右看著其他人,終于發現旁邊的陶哲軒,也沒有再繼續認真聽。 他頓時小聲說道,“特里,你也弄懂了吧?真是沒想到,NS方程問題就這樣解決了,我還以為這個問題要再持續幾十年呢。” 陶哲軒笑道,“我也沒有想到。我在這個問題上也研究過,但只是想用一種方法進行描述,而不是真正去證明它的光滑性,就像是蒙日-安倍方程,總是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夠有結論。” “結果更加重大的NS方程問題,竟然會比蒙日-安倍方程更快被證明。” 馬丁-海爾笑道,“在蒙日-安倍方程問題上,臺上的年輕人也是專家,上一個有關的研究也是他做出的。” “是啊。” 陶哲軒也跟著感嘆的點頭,“他是那種難以琢磨的天才。” 他是依靠數論的研究獲得的菲爾茲獎,后來就開始從事其他領域的研究,包括調和分析、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合論等等,研究橫跨多個數學分支領域。 陶哲軒也發現一個問題,跨多領域進行研究的時候,就很難再專注于一項研究,因為單獨的思考,可能會被其他領域的思考所影響。 這也是很多數學家只專注于單一領域研究的原因之一。 很少有數學家可以在多領域研究,都能夠取得很大的成果。 現在臺上的年輕人,卻似乎打破了這一定律,數論和偏微分方程就是兩個不同的領域,而且相關性非常低,結果對方都取得了驚人的成果。 哥德巴赫猜想。 NS方程。 這是兩個不同學科,沒有任何相關性的問題。 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對方就完成了兩項重大研究,都可以說是不可理解,陶哲軒一直認為自己是天才,外界對他的評價也是如此。 現在看著臺上的王浩,他發現自己也變得很普通。 …… 其實在做報告之前,王浩對于報告也是有些擔心的,因為他的計算邏輯太過于復雜,而臺下大多對于復雜性理論沒有涉獵。 就像是昨羅大勇遇到的情況,認真講解了好半天,很少能有人完全聽懂。 看著臺下學者們的反應,尤其是幾個頂級數學家,都開始分散注意力的小聲聊天,他就知道自己已經成功了,最少頂級學者們已經理解了。 針對一項全新研究的報告來說,評審相關的學者明白就足夠了。 不過王浩還是希望更多人能理解,他繼續就計算邏輯中的難點進行分析,還針對一些小難點進行了講解。 他希望能確保最少一半的人能夠聽明白。 在講解了有兩個小時以后,王浩從頭開始做了一遍梳理,一直到了最后的邏輯分析,就進入到了計算的內容。 這個時候,很多人都知道,王浩的證明確實已經完成了。 有人甚至忍不住想提前鼓掌,因為后續內容沒有太過復雜,即便是自己去研究也能夠理解。 王浩還是講了一遍。 在所有人的注視中,他認真完成了剩余過程,最后在白板上寫了一個列式,“所以,我們能通過第七則由式,以及引理2、引理6以及引理11,得出方程的各個參數,每一項都可以取無窮,而不影響既定的證明。” “完畢!” 王浩放下了手里的筆,轉過身面對所有人。 會議廳也安靜了一瞬。 王浩弄了一下,干脆重復了一遍,“我的證明已經結束了,如果有問題可以提出來,剩下都是答疑時間。” 這時,臺下才響起了掌聲。 第一個用力鼓掌的是潘衛國,后面緊跟著是羅大勇、周清源,還有其他熟悉認識的人,再然后掌聲慢慢傳播開來,也變得越來越大。 臺下每個人的心情都不平靜,他們親眼見證了NS方程問題被證明。 在1831年,泊松提出可壓縮流體的運動方程,也就是NS方程的起源。后續的二十年時間里,ns方程經歷過兩次修正,而方程的主要功能就是做應用相關的計算。 這是一個和應用直接關聯的偏微分方程。 因為NS方程應用廣泛,數學界一直希望能驗證其穩定性,也就是給予應用方面完善的理論支持。 從問題被提出時算起,到現在已經超過百年時間,無數數學家投入很大精力去研究。 一直到現在。 這個千禧年數學難題之一,被認為是動力學領域的基石,終于成功被證明出來。 每個人的心里都有諸多的感慨,會議廳則完全被激烈的掌聲占滿。 這是歷史性的一刻! (求月票)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