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希望你的證明是錯的,然后你可以放棄那些復雜的純數學研究,來走進物理的天堂吧,你這樣的數學天才,理論物理才是你最終的歸宿。” 王浩扯了扯嘴角道,“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肯定,不過謝謝你?!? “不用謝,加油!” …… 第二天就是報告的日子。 早上的時候,就有一大群數學家來到了東港大學,再加上接待以及負責治安的人,讓政務樓會議報告廳附近變得非常熱鬧。 數學家們來到大學以后,就紛紛進入了會議廳等待。 東港大學的接待還是很用心的,每個學者都有單獨的座位和桌子,他們不只準備了飲品,還準備了一些小吃,可以讓他們邊吃邊等。 王浩就沒心情注意這些了,他來到會廳以后就去了后面的辦公室,隨后又準備了一下資料,看著時間差不多才向會議廳走去。 會議廳已經有很多人了。 國內各大頂尖高校都有學者來聽報告,有的還帶上了學生,會場內還有三分之一是來自國外的學者。 其中菲爾茲獲得者就有四個,包括馬丁-海爾、阿萊西奧-菲加利、邱成文以及陶哲軒,還有一些阿爾貝、沃爾夫等獎項的獲得者,比如田俊干夫、路易斯-尼倫伯格等人,其中每一個都可以說是偏微分方程領域的頂尖學者。 他們有的是在談笑著,有的都是默默坐著。 所有人都在等待。 報告開始的時間定為九點,時間會持續兩個半小時,剩下則是答疑時間,提問的人比較多就會延長時間。 相對于NS方程的重大問題來說,兩個多小時的報告是非常短暫的,但王浩沒有必要做太長時間的報告,因為他只是做計算分析論證,把原來的常規取值范圍擴大到無限取值。 至于NS方程解集光滑性的證明,他早就已經完成并發表在《數學新進展》上了。 那一部分證明并不需要報告。 這場報告也不只是學者來聽,東港大學還組織了評審會,也就是讓來聽報告的頂尖學者組成評審,針對王浩的報告給出評審意見,最終匯總決定他的論文是否通過。 評審會的成員包括邱成文、陶哲軒、馬丁-海爾、阿萊西奧-菲加利、田俊干夫等九名成員,如此多同領域的頂尖學者支撐已經足夠了。 很快,時間來到了九點。 王浩準時走進了會場中,他先是朝著臺下掃了一眼,隨后露出了很平淡的笑容,“感謝大家來到這里聽我的報告,這個報告是NS方程光滑性論證,有關‘常規取值’的拓展證明?!? “我相信在場的諸位,應該已經了解了我的另一篇論文,也就是常規取值下,NS方程解集光滑性的證明?!? “現在是對限制范圍進行拓展,其中主要的內容都是有關計算邏輯的論證,這個證明的難點也在這里?!? “昨天的時候,我聽到一些人說起了難點,今天針對這些內容,我會講的詳細一些。” “如果大家有問題,可以在后續時間做提問?!? 王浩的開場白很直接,只是說了一句歡迎,就開始了有關報告的內容,而且說明會詳細講解難點。 至于一些簡單的過程,就不需要特別做講解了。 在場多數人都是偏微分方程領域的專家,他們都已經看過王浩的論文,也就不用在小問題上浪費時間。 臺上。 王浩直接進入正題,“從常規取值拓展到無限取值,最主要的影響是參數差異?!? “或許有參數會放大到無窮,而有的參數還是固定數值,計算的邏輯就會有所改變。” “所以我首先要論證的是,每一個參數取值無限大的情況下,它們對方程影響的共性……” 王浩仔細說了起來。 每一個人都看著臺上,包括那些頂尖的數學家,也包括一些普通的學者。 不過多數頂尖的數學家并不需要聽的太仔細,他們至多有一兩個難點沒弄懂,沒有講到不理解的地方,自然就不需要太認真。 田俊干夫是沃爾夫獲得者,自然也能稱的上一聲頂尖數學家,他或許是頂尖學者中聽的最認真的,因為他希望王浩的證明是錯誤的。 這不只是為了面子,也是為了自己的研究。 正所謂,同行是冤家。 偏微分方程是個大學科方向,包含了很多種類的研究。 田俊干夫在NS方程上投入過很大精力,結果到現在卻是一無所獲,不管是出于嫉妒,還是出于其他想法,他都不希望王浩能夠完成證明。 但是,事實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田俊干夫理解不了的地方,也慢慢被王浩展開做講解了,而且他發現自己聽的很清楚,跟著去理解似乎也容易了許多。 “他講的和昨天那個叫大勇的學者非常相似……” “為什么昨天的時候,我根本想不明白,而現在就能輕松理解了?” 田俊干夫感到很詫異,而他最不希望的就是能聽明白,因為聽明白也就代表對方的邏輯是正確的。 和田俊干夫感受一樣的,還有好幾個其他學者,也包括馬丁-海爾,馬丁-海爾也圍著羅大勇聽了幾句,結果就是聽了一頭霧水。 現在聽到王浩的講解,邏輯上也和昨天那個人差不多,結果跟著一想就明白過來了。 為什么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