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科學基金會,正門。 超導辦公室的樊慶學、鄧丙河等人,正站在邊側保安室門口聊著,有人則頻頻朝著路上看去。 他們正在等待王浩一行人。 一陣風吹過。 鄧丙河只穿了件襯衫,冷的縮了縮脖子,郁悶的說道,“我還是第一次在這里,等項目實驗室的人,還真是夠大牌的。” 樊慶學哈哈一笑,道,“那也沒辦法,而且我們等的是王浩,別和項目聯系就行了。” “也對。” 鄧丙河也只能點頭接受。 他們要等的確實是王浩,至于何毅、肖新宇等人都是附帶的,完全不用特別來迎接。 王浩一行人是過來談項目的事情,科學基金會是項目撥款方、負責方,他們主動過來迎接,就感覺像是顧客給商家賠笑,聽起來都有些怪怪的。 但是,王浩的地位已經不同以往。 在完成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以后,在很多人的心里,王浩的地位已經截然不同了。 他被公認為數論領域最頂級的數學家,甚至連‘之一’都沒有,手里有兩個菲爾茲的研究成果,個人可以用功成名就來形容。 只憑借已經完成的研究,就可以榮耀一輩子,后續還能拿到一系列獎項。 另外,哥德巴赫猜想也不同于其他數學研究。 國內來說,哥德巴赫猜想的影響力更大,比如,一些小學課本里都有相關的介紹,陳景潤的‘1+2’也被寫進了課本里,他當做了數學研究的英雄人物來宣傳。 如果下一次課本做修改,會不會把王浩寫進去呢? 這幾乎是肯定的。 因為同樣是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陳景潤只是接近證明,而王浩是完成了證明,甚至還使用了兩種方法。 鄧丙河、樊慶學想想還是非常震撼。 “王浩,真是年輕有為啊!” “年輕有為?他已經不是有為,是世界第一了!” “在數學、數論上,不服不行啊!” 幾個人討論的時候,就聽見一聲喊,“來了!來了!” 他們都跟著過去。 一輛出租車停在了門口,王浩、何毅等人,從車上走了下來,門口的人立刻過去了。 “王教授,歡迎啊!” “這段時間,我就聽到你的名字了,新聞上到處都是哥德巴赫猜想、王浩教授,書寫新的歷史啊。” “你已經成了全國的驕傲了!我都為你驕傲!” 旁邊人聯系的贊嘆。 王浩帶著笑和他們一一握手,大部分都已經見過,但還是有兩個沒見過。 等都認識了以后,他們就一起朝里面走過去。 王浩幾個人還是先去了接待廳。 吳暉等人已經等在那里。 超導辦公室只有不到二十人,而在這里的就有超過十個,顯然對王浩一些人非常重視了。 等到了接待廳的時候,話題就變成了成果項目。 樊慶學說了起來,“有三家機構做這個研究,你們物理實驗室的成果是最好的,其他兩家機構要差一些了。” “所以在后續的研究上,科學基金會這邊,也主要考慮你們物理實驗室。” 何毅、肖新宇聽著有些激動。 王浩倒是很淡定,只是點頭聽著。 這是預料之中的。 吳暉問道,“在后續的研究上,你們有什么想法嗎?” 王浩道,“主要應該是兩個方向吧,一個是交流重力場,一個是超導機制,我們更傾向于后者。” “為什么?”吳暉感興趣的問道,他還補充了道,“更多的人對超交流立場感興趣。” “那可是反重力啊,王教授,不瞞你說,首都大學的閆偉教授,主動申請交流重力的后續研究,都來過好幾次了。” 王浩搖頭道,“反重力自然好,但是這個方向,即便是有成果,短時間也很難運用,而且肯定是需要理論支持的。” “如果只是去研究技術,就像是碰運氣一樣,根本不可能完善到可以運用的階段。” 旁邊人聽的都點點頭。 王浩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就像是超導技術,即便到現在,依舊在研究理論機制。 雖然也有了一些運用,但想大規模普及運用還是困難重重。 交流重力場的研究,只是去改善技術,肯定能有一定的成果,但想完善到成熟運用,到最后還是需要理論支持。 這是必然的。 吳暉只是輕輕一笑,沒有詳細的說。 一行人在接待廳聊了一會,就去了小會議室。 這時候,就變得嚴肅了很多。 顏靜、肖新宇都只能等在外面。 王浩和何毅進去了。 同時,超導辦公室也只有四個人進入,顯然是要談一些機密的話題。 王浩感覺到了氣氛的嚴肅,他和何毅坐在一旁,坐下來就看見了吳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