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現在王浩說先分析原理,怎么可能分析的出來呢? 何毅只是看了一下王浩,沒有表露出態度。 王浩繼續道,“理論機制上來說,我們首先要研究超導的理論機制。” “十幾年前就有一種叫做簡并相超導理論,這個你們都應該清楚的。” “根據這一個理論,已經發現了超導的微觀物理機制,也就是超導狀態下,‘超導自由電子氣’與‘簡并正離子晶格’的相對分離,兩者不發生任何的碰撞。” “從這種原理去聯系反重力存在的可能,我認為和超導狀態形成的離子晶格相關?” 這是出于一種個人對于研究的判斷,但是系統卻直接反饋了結果。 正因為如此,王浩才會從理論出發去討論。 “我們就假設和離子晶格直接相關。”王浩收到了系統的反饋后,頓時變得有信心,“那么怎么樣才能產生‘交流重力’現象呢?” “有沒有一種可能是因為離子晶格在某種排列下的自旋?” “如果按照這種原理來說,離子晶格怎么樣排列,才能產生特別的場力?” “那或許不是一種場力,而是一種對引力的阻隔,或者是一種磁場和電場混合的特殊情況?這些都是有可能的。” “我們依次進行分析,從而得到某種假設去驗證。這是微觀物理研究的方法。” 最后一句話說的讓所有人點頭了。 在超導的機制研究中,幾乎都是發現新的物理現象,然后再去根據現象推導論機制。 但微觀物理的研究是從理論開始的,因為有好多微觀物理的現象無法直接解釋,就需要理論物理提供支持,而理論物理構架出來,就能夠推導出其他問題。 像是希格斯粒子、中微子,都是先有的理論,才在實驗中有發現的。 王浩最開始說先研究理論機制,在場眾人肯定是不以為然的,但如果只是假設一個理論,再根據理論推導設計實驗,某種程度上來說是有一定道理的。 王浩的發言就是做出了一些提問,然后在針對每一部分進行詳細的分析。 這樣說下來,一說就是一個多小時。 會議頓時活躍了。 因為只是去做假設、去想象,好多人都開始踴躍的發言,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學’的發言也很快變成了‘科研’,區別就是一個人說,和很多人一起研究。 王浩發現也有了更多的靈感。 這種靈感并不是反映在任務上,因為和湮滅力的研究不存在直接關系,只是反映在他的想法和判斷上。 會議召開了兩個多小時。 王浩進行了總結,“所以比較可能的一種判斷是,交流重力現象的出現,和超導狀態下材料內部離子晶格的自旋有關。” “其排列可能是平行的,也可能是縱向疊加的,我們可以根據這個推斷去設計實驗。” “我想接下來,也就知道實驗該怎么做了吧?” 他看向了何毅。 何毅也參與到了討論中,只是沒有真正說幾句話,他只是感到非常的驚訝。 本來只是讓王浩說一下自己的想法,結果他就把會議引導成了‘理論討論會’,然后大家都踴躍的發言,還真就研究出了一個‘可能的理論’。 這個…… 雖然是親身參與其中,但怎么想都有些怪怪的。 為什么他主持的會議沒有這種情況呢? 不對啊! “這個會議本來就是我主持的。”何毅用力扯了扯嘴角,他發現以后應該讓王浩主持會議。 雖然他的研究領域是超導物理,但似乎在理論機制的研究上,王浩要比他專業的多? …… 王浩參加了會議以后就離開了。 他的收獲也非常的大,僅僅是腦中的知識和想法,以及對于超導更深刻的理解,就讓他感覺受益匪淺。 另外,他發現自己非常擅長主持科研項目。 因為有《教學的饋贈》、《科研的饋贈》,他可以很輕易把討論內容引入正確的軌道,用來對實驗進行分析,或者是對于理論機制進行分析,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那么自然做項目研究的效率會非常高。 “我要不要也申請個大項目?”王浩忽然有些感興趣了,仔細想想還是算了,至少暫時他申請不到什么大項目,因為他只是個數學學者而已。 等梅森數科學實驗室建立一行以后,他倒是可以申請一些計算機相關的項目。 但是類似的項目他并沒有多大的興趣,因為計算機類的研究,大多都是應用研究,最多牽扯到一些算法、構架之類,即便是能找出正確的方向,研究都是非常耗費時間的。 相對來說,材料學、物理學研究,正確的研究方向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每一次都能找到正確方向,很快就能出成果。 當然,興趣也是很重要的。 王浩希望能夠完成‘交流重力’實驗,以此對湮滅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不過他的想法是希望能夠構架出‘湮滅力理論’的數學基礎,而不是利用這種發現去做什么、驗證什么。 湮滅力,只是一種理論,也只有他知道是正確的理論,即便是有更多的發現,暫時也無法百分百的確定存在。 微觀理論是很難說的。 當王浩正在思索‘交流重力’實驗的時候,西海大學的校門口非常熱鬧。 學校迎來了來自航空集團沈城飛機設計研究所,著名飛機設計師李建華的團隊。 李建華的團隊,在103所待了近一個星期,跟著103所驗證了三組近似值數據,結果發現對應的風壓測試,評估數值都在20以下。 這讓所有人都感到非常震驚。 之后李建華帶隊訪問了其他相關的科研機構,后來想著這件事還是忍不住來了西海大學。 空氣動力的計算研究對于飛機設計實在太重要了。 如果在每一項計算上,都能夠取得理想的結果,設計出的飛機性能肯定會上升一個檔次。 這要比去參觀考察一些研究機構重要的多。 所以李建華來了。 當然他不能說是來找王浩,而是以西海大學參觀考察的名義來的。 考察什么? 西海大學首先想到的自然就是納微實驗室,因為納微實驗室正在爭取航空集團旗下航空材料院的材料項目。 西海大學也有動力實驗室,但幾乎沒什么影響可言,就是學校建的一個小實驗室,肯定不可能吸引飛機設計團隊到來。 正因為這種判斷,主要負責招待李建華一行人的就是夏國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