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靈感值夠了!” 這時候,其他三個人都非常驚訝的看著王浩,因為他們剛才聽到一個非常有針對性的程序設計。 從頭到尾,每一步都非常精妙,最后就能直接分析出結論。 他們很認真的跟著在聽,但是還有是有些不解的地方,尤其是那些‘走捷徑’的方法。 但是他們卻能判斷,程序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所以,還等什么? “開始吧,我們來一起做一個程序,我感覺應該不難吧?” “應該是。” “王浩,伱來分配工作。”何毅都有些迫不及待了。 當天四人組一直忙到了晚上九點鐘,中途只是吃了個送來的快餐,就一直對著電腦打代碼。 第二天早上再繼續努力了一個小時,終于把新設計出來的程序調試好。 “開始吧!” 鄧小穎都感覺有些激動了,本來以為是很枯燥的工作,結果就變成了設計程序,而且他們只用了幾個小時時間就完成了。 何毅把小組分配的數據內容進行了提取,作為輸入端文件錄入。 隨后,程序正式運行。 這個篩選程序并不十分復雜,只用普通的電腦,每一個數據分析大概需要一秒鐘時間,但肯定比人工速度快太多了。 即便有些數據并不需要耗費精力,只是看上一眼就知道是什么粒子,但人的反應肯定比不上電腦速度,而且不是所有的數據都是明顯的,好多數據還是仔細分析才知道是什么粒子。 這時候就體現出電腦分析速度了。 程序運行了十幾分鐘時間,就輸出了大量的數據,每一個數據就對應一個粒子,標明了數據屬于什么粒子。 這已經足夠了。 四人組馬上就根據輸出的粒子特性,來做其他方面的數據記錄、計算,工作量一下子減少了七成以上。 本來每天要工作十個小時,需要四天到五天的工作量,到現在只需要一天就能夠完成。 他們也開始耐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其實幾個人的想法都非常的簡單,趕緊完成手里的工作就能休息了。 數據分析工作是有些枯燥的。 他們確實是來學習的,但學到東西就可以了,并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參與其中,畢竟他們并不專門做這個研究。 在真正投入到數據分析工作中時,數學家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 就像是薛文卓說的,實驗團隊缺少的就是數學家。 王浩的工作效率明顯比其他三人快很多,有些計算的東西,尤其牽扯到方程的計算,很輕松就能直接搞定,其他人則要仔細思考一下,偶爾碰到難一些的還放在手邊,暫時放棄不做記錄。 在王浩超高的工作效率支持下,到了下午四點多的時候,所有數據分析工作已經完成了。 何毅迫不及待的提交了數據。 “呼~~” “終于完成了!” “好累!” 四個人集體站起來,長長的伸了個懶腰,不由都帶上了完成工作的輕松。 等走出了小工作間,看到其他人都在忙碌,頓時一股優越感油然而生。 何毅看向王浩猶豫著問道,“要不要幫幫其他人?都是一個團隊的。” 鄧小穎也看過來。 “當然了,但是等吃過晚飯再說,現在去說還要解釋,好麻煩。” 王浩捂著肚子抱怨了句,“中午的快餐真難吃,我沒吃幾口,肚子都快餓扁了。今天就吃……烤魚,要香辣的,烤魚配米飯,絕配!” “有道理!” “說得對,趕緊去!” “別操心其他人了,我都餓死了。”幾人迅速的走出門,打車去了臨近的商業街,把團隊的其他人完全拋在腦后。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