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曹東明說了四個數字,也搖著頭走開了。 盧大響半張著嘴愣在原地,他終于知道為什么,幾個人的反應都是這樣了。 抗拉強度1790! 這是一個遠超國際最高水平的數值。 哪個團隊能做出這個級別的成果,肯定會被圈子里許多人討論,包括研發過程、經歷、成果、獲獎等等,甚至研發中的細節、發生的事情,都很大可能會傳出去。 丁宗權是公開質疑王浩的,而且還被直接懟了回去。 當時在場的有金屬實驗室的幾個研究員、副研究員,還有他們幾個專家評審,事情幾乎肯定會傳出去,不一定是圈子外,但圈內的人士很大可能會知道。 到時候,丁宗權大概率會成為圈子里的笑柄吧? 他不止是被小年輕懟了回去,事實還證明,小年輕是很不一般,做個分析報告,就能讓項目成果有國際級的巨大突破。 其他人會怎么說? “我會不會被牽連?”盧大響有些后悔白天跟著丁宗權去旅游了,他仔細想想和自己似乎沒什么關系。 然后就看著丁宗權搖了搖頭,嘆氣的把數字說了出來,“曹東明剛才說,1790。” “什么?” “1790。”盧大響重復了一遍,再次嘆了口氣,趕緊去找了勵繼平了解情況。 這個消息還是讓丁宗權自己慢慢消化吧。 …… 三天后。 金屬實驗室向自然基金材料科學部提交了成果報告,頓時引起了新一輪的震驚。 哪怕是提前知道消息的人,真正剛看到‘抗拉強度1790鈦合金’的介紹,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議。 接下來就是項目審核、結算以及其他后續問題了。 絕大部分事務都和王浩無關,在完成實驗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一的上午,他就乘坐飛機返回了西海。 臨行前,彭輝拉著他說了一大堆感謝,還特別說明成果會把他列為‘貢獻第一’。 曹東明則拉著王浩,想邀請他加入自己的項目。 王浩拒絕了。 之所以幫助金屬實驗室做數據分析,一則是看在夏國斌的面子上,另外考慮的也有其他兩點。 一點是他有數據挖掘、概率以及泛函分析的課程,做相關的研發速度很快。 但學期都已經進入了最后階段。 《數學挖掘導論》已經結束,其他兩門課程也只有一周的課。 另外就是,超抗壓合金材料是前身‘跌倒’的項目,他也想參與進去做研究。 現在研究已經完成,他確實對材料學研究興趣不大。 所以對于彭輝所說的什么‘成果貢獻第一’,他更關心的是,成果上報、獲獎之類,能不能得到額外的獎金…… 即便是不缺錢,多拿一點也總是好的。 在回到了西海大學以后,王浩頓時感覺渾身輕松許多,放下了一個項目研究的壓力,任務結算再次獲得一千點教學幣,他就可以自由的做研究,而不是緊張兮兮的做分析。 他首先和水木大學那邊,確定了年后去做報告的時間。 然后就是上上課,到辦公室里閑聊上幾句,偶爾也會進行自己的研發,他和曹東敏說的是真的,已經有了下一步的研發想法。 【任務三】 【研發項目:質數分布概率研究(難度:s)。】 【靈感值:55。】 這就是方向的來源,隨著靈感值不斷的提升,他的想法也漸漸完善起來。 雖然只是剛剛找到方向,但還是知道該怎么做。 看書! 看論文! 王浩是準備研究一種新的數學方法,來解決一些和數字規律有關的問題。 新的數學方法,可是很不容易的。 他倒是也不著急。 ‘任務一’靈感值才只剛過半,還有新學期的課程還沒有定下來,年后還要去水木大學做報告,身上的事情還是很多的。 年前的一段時間比較空閑,適當的放松休息一下,有精神再去思考去研究也挺好。 周五的時候,科學基金發布了一則重大消息。 自然科學基金發布公告,決定資助優秀青年科學項目340項,每一項資助經費為130萬元。 這是一則公告,也是一則新聞,很多媒體頓時進行了報告,并列出了所有獲得資助青年學者名單以及所申請的項目。 王浩的名字以及申請的‘質數分布概率研究’項目赫然在列。 第(3/3)頁